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河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合金
  • 2篇挤压态
  • 2篇高温
  • 2篇长周期
  • 2篇Y
  • 1篇蠕变
  • 1篇蠕变性能
  • 1篇时效
  • 1篇时效处理
  • 1篇室温
  • 1篇热性能
  • 1篇稀土
  • 1篇稀土合金
  • 1篇耐热
  • 1篇耐热性
  • 1篇耐热性能
  • 1篇抗蠕变
  • 1篇抗蠕变性
  • 1篇抗蠕变性能
  • 1篇合金微观组织

机构

  • 4篇河海大学
  • 2篇南通河海大学...
  • 1篇宿迁市河海大...

作者

  • 4篇刘欢
  • 4篇黄河
  • 3篇马爱斌
  • 2篇孙甲鹏
  • 2篇江静华
  • 1篇杨晓伟
  • 1篇李程

传媒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钙Mg-Al-Ca-Mn合金的超细化加工及组织性能演变
王策刘欢黄河孙甲鹏吴玉娜禚孝儒马爱斌
Y含量对挤压态Mg-Y-Zn合金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OM、SEM、T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Y元素的含量对3种Mg-Y-Z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态Mg_(97)Y_2Zn_1和Mg_(96)Y_3Zn_1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沿挤压方向排列的带状18R-LPSO相和α-Mg内的层片状14H-LPSO相组成,而Y含量最高的Mg_(95)Y_4Zn_1合金中还形成Mg_(24)Y_5相颗粒。室温时,随Y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塑性不断下降;随温度的升高,3种合金的抗拉强度均下降,但塑性显著提升。由于合金中起强化作用的LPSO相和Mg_(24)Y_5相热稳定性好,合金在高温时仍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其中Mg_(95)Y_4Zn_1合金在300℃时的抗拉强度为252 MPa,伸长率达到27.1%。总体来看,Mg_(96)Y_3Zn_1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刘欢黄河李程杨晓伟
关键词:高温
时效处理对挤压态Mg_(94)Y_4Ni_2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7年
采用OM、SEM、T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时效处理对挤压态Mg_(94)Y_4Ni_2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态合金由α-Mg基体和平行于挤压方向的条状18R-LPSO相组成,合金经过225℃/30 h峰值时效处理后,α-Mg基体内部析出大量β'共格沉淀相。时效态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达到446 MPa,比挤压态合金进一步提高,但塑性略有下降。断口扫描观察表明,合金的失效模式由挤压态合金的α-Mg相破坏转变为时效态合金中18R-LPSO相分层破坏。
刘欢黄河江静华马爱斌
关键词:时效处理沉淀相
LPSO相增强镁稀土合金耐热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9年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储量丰富、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佳、导热导电性良好、易于回收利用等一系列优点,故而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然而,镁合金的绝对强度偏低,尤其是高温强度低、抗蠕变性能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在关键零部件上的使用。因此,开发在高温下仍具有良好使役性能的新型高强韧镁合金是当前学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当在镁合金中同时加入Gd或Y等稀土元素以及Zn元素时,合金中会形成一种新颖的相结构--长周期堆垛有序(Long period stacking ordered structure,LPSO)结构。由于LPSO相的存在,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室温抗拉强度已突破500 MPa),高温性能也得到有效改善(高温拉伸强度和高温抗蠕变性能均显著优于同样状态下的WE54等商用镁合金)。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LPSO相增强镁稀土合金的耐热性能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LPSO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即高温下不同LPSO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变规律和演化机制;二是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通过揭示LPSO相对合金高温拉伸、压缩和抗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开发新一代高强韧耐热镁合金。借助于先进的高分辨电镜表征技术,研究人员对Mg-RE-Zn合金中18R和14H等 LPSO相的结构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全面解析。根据合金成分及状态的不同,高温下14H相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形成,即在镁基体中直接析出或由18R结构转变而来。通过高温拉伸/压缩性能测试及组织观察,阐明了LPSO结构与位错、孪晶和晶界的交互作用,揭示其高温下强韧化镁合金的微观机理。近年来的蠕变研究工作进一步证实了LPSO相具有提高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巨大潜力,LP
王策马爱斌刘欢刘欢孙甲鹏黄河孙甲鹏
关键词:高温强度抗蠕变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