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山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磁
  • 2篇地磁学
  • 2篇古地磁
  • 2篇古地磁学
  • 1篇拉萨地块
  • 1篇佳木斯地块
  • 1篇古地理
  • 1篇白垩纪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黄宝春
  • 2篇陈军山
  • 1篇乔庆庆
  • 1篇易治宇
  • 1篇王海龙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再论印度与亚洲大陆何时何地发生初始碰撞被引量:33
2010年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该造山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高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等的起点.近南北向陆陆碰撞的最直接证据是碰撞带两侧块体在古纬度上的相互重叠.本文拟通过对相关古地磁资料的分析,结合近年来在拉萨地块南缘林子宗群火山岩和沉积岩夹层上获得的最新古地磁结果,探索当今占地磁数据所限定的印度和亚洲大陆发生初始碰撞的时间和古地理位置.结果表明,拉萨地块林子宗群形成时期(约64~44 Ma)古亚洲大陆最南缘的古地理位置(~10°N)限定了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最可能发生在65~50 Ma之间;如果以由印度洋海底地形所限定的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前的印度板块形状为大印度模型,则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很可能发生在60~55 Ma之间.
黄宝春陈军山易治宇
关键词:拉萨地块古地理古地磁学
黑龙江东部白垩纪-古近纪古地磁初步结果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陆内块体旋转是周边构造环境和深部构造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前人研究表明华北东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块体旋转样式,很可能以牡丹江断裂为界发生了显著变化.进一步对牡丹江断裂两侧块体晚中生代以来的块体旋转样式的限定,有助于正确理解这一差异旋转的机制.对采自黑龙江省东部白垩纪和古近纪岩石的(51个采点)古地磁学研究表明,相对于稳定欧亚大陆,牡丹江断裂东侧的佳木斯地块内部的穆棱、鸡西、七台河和桦南地区旋转样式一致,整体发生了30°~40°的逆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很可能发生在晚白垩世末之后.华北东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差异性相对旋转很可能与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和作为深俯冲带的牡丹江断裂的重新活化有关.
王海龙黄宝春乔庆庆陈军山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