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雄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附桂骨痛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附桂骨痛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部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附桂骨痛胶囊,4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的变化。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32(IL-32)、类风湿因子(RF)、血沉的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IL-32、RF、血沉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32、RF、血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附桂骨痛胶囊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 马捷汤洋陶海荣胡小鹏丁勇陆雄伟
- 关键词:附桂骨痛胶囊来氟米特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血沉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究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测量患者颈干角、钢板顶点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距离、内翻角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计算总优良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12个月,82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为85.3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6%(8/8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术后开始锻炼时间、颈干角、钢板顶点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距离、内翻角度均与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骨折类型4部分骨折、骨质疏松4~6级、术后开始锻炼时间>3 d、颈干角<130°、颈干角>140°、钢板顶点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距离≥8 mm、内翻角度>15°是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恢复情况较好,可有效控制颈干角、钢板顶点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距离和内翻角度,并尽早开始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马捷汤洋陆雄伟陶海荣胡小鹏丁勇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肩关节功能
- 四肢骨折内固定应用失当的常见原因分析
-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中常见的内固定应用适当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本院近10年来内固定应用失当的病例,根据应用适当的原因进行分类,并推测应用失当的可能原因。结果:四肢骨折内固定应用中存在,内固定物的原理认识不足,概念模糊,存在...
- 祝加学陆雄伟
- 关键词:内固定
- 个性化截骨手术治疗重度膝内翻
- 2023年
- 膝内翻是常见的下肢畸形,多由佝偻病、外伤、炎症、先天性骨骺生长障碍性疾病、肿瘤以及脊髓灰质炎等病因引起,最终导致患者双下肢不能并拢、疼痛、跛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对于胫骨侧的膝内翻截骨矫形保膝治疗多有报道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对于单下肢股骨侧畸形导致的重度膝内翻的截骨保膝治疗,临床文献相对较少。笔者回顾性分析2018-10-09诊治的1例股骨内侧髁畸形导致的单侧膝关节重度内翻,行股骨远端开口截骨矫形保膝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丁欢许志兴陆雄伟
- 关键词:膝内翻截骨植骨外固定
- 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包括股骨髓腔固定杆以及手柄,所述手柄与骨髓腔固定杆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手柄连接处的宽度小于手柄的宽度,所述手柄内开有三个握持槽。采用本发明不再需要尖齿拉钩以及近端提升拉钩。...
- 丁欢陆雄伟许志兴
- 文献传递
- ERK1和ERK2与Smad2/3信号交通在TGF-β1诱导大鼠软骨细胞表达TIMP-3中作用
- 目的:本研究探讨ERK1和ERK2与Smad2/3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交通在TGF-β1诱导大鼠软骨细胞表达TIMP-3中作用。 材料与方法:构建针对大鼠ERK1和ERK2的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序列。依次沉默ERK1和ER...
- 王祥丁勇朱彤刘勇章陆雄伟金晨胡小鹏
- 关键词:TGF-Β1大鼠软骨细胞TIMP-3
- 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包括股骨髓腔固定杆以及手柄,所述手柄与骨髓腔固定杆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手柄连接处的宽度小于手柄的宽度,所述手柄内开有三个握持槽。采用本实用新型不再需要尖齿拉钩以及近端提...
- 丁欢陆雄伟许志兴
- 香叶木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治疗早期骨关节炎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验证香叶木素治疗早期骨关节炎(O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人体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标本,通过ACLT法手术建立小鼠骨关节炎模型,通过组织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量,通过显微CT检测小鼠软骨下骨结构变化。通过CCK-8法检测香叶木素对BMMs细胞的细胞毒性;通过细胞因子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s)分化成破骨细胞,建立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并将其分为单纯诱导组及不同浓度的香叶木素诱导组;通过TRAP染色检测香叶木素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PCR法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标记基因(TRAP,CTSK)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人体标本中,患侧软骨下骨标本中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健侧(P<0.05)。在小鼠骨关节炎模型中,术后小鼠的胫骨平台软骨下骨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5),小鼠膝关节软骨下骨显微CT扫描结果显示,术后的软骨下骨呈现明显的骨质疏松表现;通过CCK-8法对BMMs的活性检测,在香叶木素浓度为20μmol/L以上的处理组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余浓度的处理组培养至5d仍未见明显细胞毒性;TRAP染色结果显示,成破骨细胞分化诱导7~9d后,香叶木素(5μmol/L)诱导组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PCR检测显示,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在香叶木素(2.5μmol/L)诱导组表达水平已经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小鼠模型中,早期OA的软骨下骨成骨质疏松样改变,人体晚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中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降低;②香叶木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因此,推测香叶木素有望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降低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丢失,进而对早期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丁洪志穆培许志兴丁欢陆雄伟
- 关键词:骨关节炎破骨细胞软骨下骨
- 采用后方横切口入路F3钢板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
- 目的 探讨采用后方横切口入路F3钢板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经后方横切口入路采用F3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43例,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11例,平均年龄38岁( 21-64岁...
- 陆雄伟王立许志兴丁欢朱燕辉汤洋胡小鹏
-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入路
- 外固定架及内固定分期治疗踝关节开放骨折脱位
-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及内固定分期治疗踝关节开放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Collins-Temple Ⅲ-Ⅳ型共2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6...
- 金晨朱彤马捷诸乾华陆雄伟胡小鹏
-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