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州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轮胎
  • 1篇单轨
  • 1篇单轨列车
  • 1篇地力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胎面
  • 1篇列车
  • 1篇轮胎磨损
  • 1篇轨道梁
  • 1篇刚度
  • 1篇刚度矩阵

机构

  • 2篇江苏大学
  • 1篇风神轮胎股份...

作者

  • 2篇周海超
  • 2篇王国林
  • 2篇杨建
  • 2篇郑州
  • 1篇李凯强
  • 1篇任晓静
  • 1篇张娉

传媒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胎面变形与刚度对轮胎抓地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以库仑摩擦模型和衰减指数摩擦模型为基础,建立修正的衰减指数摩擦模型,进而以29580/R22.5全钢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轮胎制动过程中的胎面变形规律,揭示胎面变形及刚度分布与抓地力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修正的衰减指数摩擦模型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轮胎与路面之间制动力的变化情况。胎面径向变形呈现出中心大,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的分布趋势;胎面纵向变形在接地前缘变形较大,接地后缘变形较小。增大纵向变形有利于抓地力的提升。胎面表面径向微观刚度在接地区域(边缘除外)的刚度值变化不大,胎肩两侧会在小范围出现一个极值;胎面纵向微观刚度以胎面中心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在胎肩区域的刚度值明显低于胎面中间。降低胎面的径向和纵向表面微观刚度可提升抓地力。
王国林张娉周海超杨建郑州任晓静
关键词:刚度矩阵
跨座式单轨列车走行轮胎磨损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为控制曲线工况下跨座式单轨列车走行轮胎的磨损,通过胎面橡胶摩擦特性试验提出修正的衰减指数摩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走行轮双胎的磨损特性,提出采用虚拟外倾方法控制走行轮胎磨损,采用构建曲面走行踏面的方法对虚拟外倾方法进行优化,研究表明:虚拟外倾方法使内、外走行轮胎总的摩擦功降低3.4%,但外侧走行轮胎的摩擦功偏度值增加了25%;相对于虚拟外倾方法,曲面走行踏面方法使走行轮胎总的摩擦功降低了12.9 J,外侧走行轮胎的摩擦功偏度值降低了5.17%,内侧走行轮胎的摩擦功偏度值降低了8.87%,有效降低了走行轮胎的磨损并改善了其磨损均匀分布程度。
王国林郑州张松李凯强杨建周海超
关键词:轮胎磨损单轨列车有限元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