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梦昭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CBCT和MSCT牙颌测量准确性及可靠性的实验研究
- 潘晓岗邓梦昭
- 安氏Ⅰ、Ⅱ类错畸形舌体与舌骨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错畸形舌体、舌骨位置的差异,探讨舌及舌骨位置与错畸形矢状向牙和颌骨位置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15例(平均年龄13.7岁,男7例,女8例);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15例(平均年龄14.3岁,男4例,女11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测量舌体位置(U’O、S’O、ET、HET和Ltg1-7),舌骨位置(C3H、H’H、GoGn-H)以及牙、颌骨的矢状向指标。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2组测量值进行成组t检验,并分析两组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安氏Ⅱ类错畸形舌体高度大于安氏Ⅰ类,差异有显著性(P<0.05)。舌体长度、姿势位及舌骨位置均无显著差异。安氏Ⅰ类错组,HET与CoA显著相关(r=0.691,P<0.01),S’O分别与CoA、U1L1显著相关(r=0.689,P<0.01;r=-0.673,P<0.01),C3H与ANB相关(r=-0.519,P<0.05)。安氏Ⅱ类错组,HET分别与CoA、CoGn显著相关(r=-0.528,P<0.05;r=-0.569,P<0.05),S’O分别与CoA、CoGn、GoGn及GoGnSN显著相关(r=-0.551,P<0.05;r=0.535,P<0.05;r=0.626,P<0.05;r=0.531,P<0.05),GoGnH分别与MP、OP显著相关(r=0.540,P<0.05;r=0.617,P<0.05)。结论:安氏Ⅰ类与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舌体高度存在显著差异,舌体高度及舌体垂直位置和上颌长度相关。舌体及舌骨的位置在安氏Ⅰ类错畸形和安氏Ⅱ类错畸形的矢状向颌骨及牙位置上存在不同的相关关系。
- 庄巧红胡心怡高文岚肖轺穆邓梦昭潘晓岗
- 关键词:舌骨头影测量
- 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部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很多学者利用CBCT图像显示和检测口腔颌面部结构,并就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本文就应用CBCT进行口腔颌面部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综述。
- 邓梦昭潘晓岗
- 关键词:锥形束CT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