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莎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成果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说服
  • 1篇诉求
  • 1篇取效
  • 1篇话语
  • 1篇管理专家
  • 1篇不安

机构

  • 2篇外交学院

作者

  • 2篇袁莎

传媒

  • 1篇国际论坛
  • 1篇外交评论(外...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对外话语如何“以言取效”被引量:4
2015年
建设卓有成效的国家对外话语体系需要思考如何"以言取效",即如何运用语言影响其他国家的决策、行为和观念。为此,本文提出"语言权力"的概念,认为国家不仅可以运用物质权力达到战略目标,也可以通过发挥语言权力"以言取效"。语言权力可以通过四种逻辑机制发挥作用,包括后果逻辑、恰当逻辑、修辞逻辑和争论逻辑,分别适用于目的行动、循规行动、戏剧行动和争论行动。而有效发挥语言权力还须满足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说服三诉求——人格诉求、情感诉求和逻辑诉求。本文通过深入探究语言权力的概念和逻辑机制,以期推进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
袁莎
“巴黎学派”与批判安全研究的“实践转向”被引量:7
2015年
"哥本哈根学派"和"阿伯里斯特维斯学派"提出安全是由语言建构的,引发了批判安全研究的"语言转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安全并非总是由特殊时刻特殊人物的特殊言语行为建构的,理解安全建构的过程还需要超越语言研究框架。"巴黎学派"借鉴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后冷战时代尤其是后"9·11"时代下的欧洲安全实践进行反思,认为"安全是‘不安’管理专家造就的"。"不安"管理专家从自身的"惯习"和"位置"出发,在场域"信念"的影响下进行安全实践并形成安全"场域",由此建构安全的内涵。安全实践通过形成"筛选监视机制"对全社会进行"不安治理",不仅造成安全与自由两大社会目标之间的失衡,也没有带来真正的安全。
袁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