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茜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模块化护理模式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模块化护理模式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全麻下接受达芬奇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手术配合;另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全麻下接受达芬奇手术治疗,且一般资料与对照组患者均衡可比的10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实施模块化护理模式进行手术配合。对比两组优质围术期护理量表(GPNCS)评分、术中相关风险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医生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GPNCS的身体护理、信息接受、支持、尊重、医务人员特征、环境及护理过程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皮肤压力性损伤、周围神经功能损伤、术中报错、术中调整主机机械臂故障及护理相关中转开放手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医生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模块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术中相关风险发生率,改善围术期的护理质量。
- 蒙茜钟自勤蒋新平唐燕韦雨杉
- 关键词:满意度护理质量
- 角色转换在手术室护士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角色转换在手术室护士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4—5月于本院临床见习的2020级护理专业轮转生9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名。对照组护生采用“教师授课—示教—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法进行手术室护理教育,观察组采用“医生—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患者”角色转换教学法对见习阶段的护生进行手术室护理教育,比较两组综合能力成绩、见习效果的评价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沟通技巧能力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组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观察组护生对手术步骤及手术室工作程序熟悉度、手术物品准备熟练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程度、术中传递器械的熟练度、护理工作的积极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内容及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转换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士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显著,后续临床教学可推广使用。
- 蒙茜杨玉杰陈云超张晖宋敏王冰
- 关键词:角色转换手术室护士护理教学
- PBL教学与雨课堂教学法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探讨PBL教学与雨课堂教学法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手术室新入职的48名护士,按随机数字法分为PBL教学组和雨课堂教学,每组24名。通过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得分情况及教学评估总满意度对PBL教学法和雨课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PBL教学组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雨课堂教学组(P<0.05),PBL教学满意度为95.83%,雨课堂教学组满意度为83.33%,PBL教学组护生对教学的总满意度高于雨课堂教学组(P<0.05)。结论:PBL教学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显著于雨课堂教学法,将其投入护理带教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蒙茜宋敏陈云超杨玉杰韦菊芬
- 关键词:PBL教学教学效果
- 优化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应用优化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纳入对象划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施以优化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2组的术后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48 h、术后3 d及出院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优化手术室护理路径可加速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缓解疼痛症状,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钟自勤唐燕蒋新平蒙茜陈之白
- 关键词: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疼痛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