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伟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底土
  • 1篇有机固体废物
  • 1篇栽种
  • 1篇水剂
  • 1篇土壤改良
  • 1篇土壤污染
  • 1篇人工土
  • 1篇人工土壤
  • 1篇蚓粪
  • 1篇蚯蚓粪
  • 1篇污染
  • 1篇新成土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固体废物
  • 1篇果园
  • 1篇黑麦
  • 1篇黑麦草
  • 1篇废物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绿航生态...

作者

  • 3篇胡伟
  • 2篇封克
  • 2篇姚粉霞
  • 1篇王小治
  • 1篇钱晓晴
  • 1篇盛海君
  • 1篇孙凯文
  • 1篇陈亚军
  • 1篇时佩佩
  • 1篇徐冰

传媒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蚯蚓粪改良果园底层土壤的效果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果园底土(30-60 cm)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探讨添加蚯蚓粪对底土的改良效果。混合物培养一段时间待性质基本稳定后进行白菜栽培试验,观测不同处理条件下白菜幼苗的生长状况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蚯蚓粪可以改善底土的p H值、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含量等理化性质,为白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添加5%、10%的蚯蚓粪会促进白菜幼苗生长,但添加15%以上的蚯蚓粪则会抑制白菜幼苗的生长;在蚯蚓粪添加量为5%时,白菜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状况最佳。
杭琼胡伟时佩佩孙凯文戴红卫戴红涛李浩盛海君姚粉霞钱晓晴
关键词:底土蚯蚓粪白菜土壤改良
添加保水剂和栽种黑麦草对土壤不同形态铅转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探讨保水剂进入土壤后是否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及其减少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的原因,首先通过电镜技术对保水剂(聚丙烯酸钠)吸附重金属铅的行为从表面结构和元素组成上进行了表征确认,并在了解其对铅吸附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保水剂和黑麦草进行盆栽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保水剂0%、保水剂0.2%、黑麦草、保水剂0.2%+黑麦草),试验结束后,对土壤不同形态的铅和黑麦草植株地上部的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保水剂对重金属铅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方式以螯合作用和络合作用为主,通过离子交换方式吸附的量很少。单独添加保水剂可促进土壤中易溶性铅向难溶性铅转化,有助于土壤铅的钝化;单独栽种黑麦草促进难溶性铅向易溶性铅的转化,对土壤铅具有活化作用。保水剂和黑麦草的双重作用可导致大量残渣态铅的溶解释放,但释放的铅率先被保水剂吸附,从而使黑麦草体内的铅含量降低。
胡伟秦端端李玉和房瑜静王小治封克
关键词:土壤污染保水剂黑麦草
利用不同有机和无机固体废物配制人工土壤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以生活污泥、牛粪、蚓粪、菌菇渣、粉煤灰、脱硫石膏、钢渣和煤矸石8种固体废物为原料配置人工土壤,探讨不同有机和无机固体废物配比对人工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的人工土壤中,粒级〉0.250mm的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总体在20%~50%,接近或达到正常的自然土壤标准,制得的人工土壤为弱碱性,pH实测值在7.12~8.14。培养过程中,人工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大大降低。生活污泥组、蚓粪组人工土壤在培养过程中呈现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而牛粪组人工土壤在培养过程中虽然有较多的有机氮被矿化,但同时也有较多的硝态氮被重新同化成有机氮。合成的人工土壤在物理、化学、养分和生物毒理学性质方面均已达到自然土壤相关参数的正常范围值,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但由于部分固体废物原料重金属超标,则应尽量避免用于种植可食用类植物。
姚粉霞陈贵屏胡伟徐冰陈亚军封克
关键词:有机固体废物人工土壤理化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