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经颅磁刺激
  • 2篇磁刺激
  • 1篇电刺激
  • 1篇电活动
  • 1篇电极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区
  • 1篇神经导航
  • 1篇神经调控
  • 1篇术前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皮质
  • 1篇皮质电刺激
  • 1篇重复经颅磁刺...
  • 1篇综合征
  • 1篇癫痫
  • 1篇癫痫术前
  • 1篇微电极
  • 1篇纤维肌痛

机构

  • 3篇北京功能神经...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勇杰
  • 3篇肖东升
  • 2篇张希
  • 1篇朱宏伟
  • 1篇遇涛
  • 1篇庄平
  • 1篇胡永生
  • 1篇陶蔚
  • 1篇张国君
  • 1篇闫晓明
  • 1篇徐翠萍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中的靶点选择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在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靶点选择。方法:首先对18例入组患者进行为期2周伪刺激,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选取左侧运动区(M1)皮层及左侧额前背外侧区皮层(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为刺激靶点进行高频(10 Hz)r TMS治疗,采用FMS症状相关的多种量表评估,比较r TMS作用于不同靶点对FMS症状的治疗作用,并进行随访。结果:高频(10Hz)r TMS刺激L-M1与L-DLPFC靶点两周,均可缓解FMS疼痛症状。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痛点计数、纤维肌痛量表(Fibromyalgia Impact Questionnaire,FIQ)评价中,L-M1靶点治疗效果优于L-DLPFC靶点。对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刺激L-DLPFC靶点效果优于L-M1靶点。结论:高频(10Hz)r TMS刺激L-M1靶点可以显著缓解FMS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伴随严重焦虑、抑郁症状的FMS患者,可以选择高频r TMS刺激L-DLPFC靶点治疗。
张希陶蔚胡永生朱宏伟肖东升李勇杰
关键词:纤维肌痛综合征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
帕金森病与肌张力障碍患者内苍白球电活动特点分析
目的依据运动障碍病的病理生理模型,探讨帕金森病和肌张力障碍患者内苍白球神经元电活动特点,分析比较两种疾患内苍白球神经元电活动的放电频率和放电模式,以期揭示其病理生理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3例原发性...
肖东升庄平李勇杰
关键词: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微电极立体定向技术
文献传递
神经导航经颅磁刺激在癫痫术前语言区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经颅磁刺激(n TMS)在术前皮质语言区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例接受颅内硬膜下电极埋置术的癫痫患者,在神经导航引导下,采用4-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患者语言区进行定侧、定位分析。通过与颅内电极皮质电刺激(ECS)语言功能定位结果进行比较,评估nTMS在术前语言区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14例患者中,nTMS诱发出明确语言停顿或明显语言干扰的患者12例,2例未出现明显语言干扰现象。术前nTMS诱发出语言障碍的12例患者,在ECS过程中均出现明确语言功能障碍。提高刺激强度可以提高诱发语言干扰的几率,频率4-6Hz刺激在语言区定位中,可以较好地兼顾患者的耐受性和刺激效果。结论对于不适合接受ECS等有创性评估的患者,术前nTMS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语言功能定位信息。
张希张国君遇涛闫晓明徐翠萍肖东升李勇杰
关键词:语言区经颅磁刺激皮质电刺激癫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