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焱 作品数:4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氰戊菊酯对鲤科鱼类致突变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统计草鱼(C 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胚胎致畸率,研究了氰戊菊酯对鱼类的致突变效应。结果显示:氰戊菊酯对1龄草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60.62μg/L;1.2μg/L以上的氰戊菊酯能显著提高草鱼的微核率、核异常率以及总核异常率,三者的变化趋势均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升高,达到峰值后再缓慢下降;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表明氰戊菊酯对草鱼染色体畸变有明显影响。在2~32μg/L的氰戊菊酯中,随着浓度的升高,斑马鱼的胚胎死亡率升高、出膜率降低、80%胚胎出膜时间延长,仔鱼畸形率升高,说明氰戊菊酯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有致畸作用。 陈秀荣 罗宇良 顾泽茂 闫海燕 石焱关键词:氰戊菊酯 微核试验 甘露寡糖对草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2 2013年 在饲料中添加0.2%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MOS)),饲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8 d后,草鱼经腹腔注射3.2×106cell/mL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0.1 mL,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48 h、72 h和96 h后,分别取草鱼头肾、脾脏和肝脏,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甘露寡糖对草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各组织中IL-1β和IL-10的表达影响。结果显示,在草鱼头肾中,MOS/I(0.2%甘露寡糖+注射Ah)组IL-1β的表达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48 h和72 h显著高于CON/I(基础饲料+注射Ah)组;MOS/I组中1L-10的表达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72 h显著高于CON/I组,在96h时显著低于CON/I组。在草鱼脾脏中,MOS/I组IL-1β的表达在注射后72 h和96 h显著低于CON/I组;IL-10的表达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48 h和96 h显著低于CON/I组。在草鱼肝脏中,MOS/I组IL-1β和IL-10的表达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48 h显著高于CON/I组,但在注射后72 h时该2种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CON/I组。表明甘露寡糖在鱼体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时能快速调节头肾、脾脏和肝脏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鱼体抵抗细菌性病原的免疫力。 刘佳佳 吴志新 石焱 姚卓凤 李景 彭小云 陈孝煊关键词:甘露寡糖 中华鳖肠道益生菌的筛选、鉴定与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点种法初筛和牛津杯法复筛,从中华鳖肠道筛选到1株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以及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具有拮抗作用的益生菌株Dec-43。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结果与《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中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的生理生化特征一致。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通过16S r 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从该菌株的16S r RNA基因中克隆到了一个长度1448 bp的片段,经测序和序列比对,该片段与Genbank中屎肠球菌的序列相似性达99%,因此,该菌株确定为屎肠球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温度、盐度、初始p H、接种量等参数分别为:36℃、盐度0.6%、培养基初始p H 7、接种量1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该菌株培养基中碳源(葡萄糖)、氮源(蛋白胨)最适含量分别为15和10 g/L。研究发现了一株中华鳖肠道潜在益生菌,并研究了其生长特性,为中华鳖养殖行业益生菌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张棋 吴志新 李景 胡明 石焱 任雨薇 陈孝煊关键词:益生菌 拮抗作用 屎肠球菌 水雍菜浮床养殖模式下黄颡鱼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通过大规模养殖试验,研究人工浮床水培水雍菜对鱼塘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养殖前后和不同处理组黄颡鱼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浮床水培水雍菜对鱼塘养殖废水中氨氮、总氮和总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养殖前后黄颡鱼肠道细菌多样性有明显差异;不同处理组之间的黄颡鱼肠道细菌种类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优势菌群的组成并没有明显的结构差异,优势菌种的构成相似。在养殖前期黄颡鱼肠道中变形菌门(88.56%)占主要优势,末期对照组(无浮床)以厚壁菌门(48.4%)、梭杆菌门(32.52%)和变形菌门(14.56%)为主,试验组(有浮床)以变形菌门(36.72%)、厚壁菌门(21.89%)、梭杆菌门(17.48%)和拟杆菌门(11.48%)为主。 石焱 马徐发 吴志新 任雨薇 陈孝煊关键词:黄颡鱼 人工浮床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