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红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欧盟第六框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态系统
  • 3篇海洋生态系统
  • 2篇ECOPAT...
  • 1篇海洋生态
  • 1篇ECOPAT...

机构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李适宇
  • 3篇王晓红
  • 2篇刘玉
  • 2篇姜涛
  • 2篇段丽杰
  • 1篇彭人勇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Ecopath模型比较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逆向发展。采用EwE5.1(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分别建立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9~1992年)、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7~2000年)和21世纪初期三个代表时间段的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模型。通过三阶段的流量、生物量、生产量、捕捞量、系统总流量、总循环流量以及Finn’s循环指数和Finn’s平均路径长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近20a的过度捕捞导致系统与渔业资源逐渐“退化”。20世纪90年代末期休渔政策对此有一些缓和作用,但总趋势不变。
王晓红李适宇彭人勇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sim模型的动态模拟被引量:8
2007年
为了确定最佳的渔业政策,采用EwE 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构建了1987-1998年Ecosim(时间动态)模型。Ecosim模型包含了32个功能组,初始参数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静态平衡的Ecopath模型。通过营养关系,分析了渔业捕捞对主要经济鱼类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1998年系统总输出、总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总捕捞量则有所降低;强化的捕捞压力导致了低值小型鱼类被捕食压力的间接缓解,大中型高价值鱼类的生物量发生明显下降;说明了生态系统呈现出逆向发育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捕捞所产生的从上而下(top-down)的控制作用。
姜涛刘玉李适宇王晓红段丽杰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的应用与分析被引量:21
2007年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逆向发展。采用EwE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建立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模型。通过各级流量、生物量、生产量、捕捞量、系统总流量以及生态位和混和营养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营养流通主要有2种途径,肉食鱼类间饵料竞争非常激烈,低值鱼类间具相似的捕食压力,顶级捕食者对大部分鱼类负效应不明显。系统受过度捕捞渔业影响很大,并存在营养级I利用效率低和渔业资源小型化、低值化等不稳定的幼态特征。
刘玉姜涛王晓红段丽杰李适宇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