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林

作品数:18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地质
  • 3篇地下水
  • 3篇地质灾害
  • 2篇地热田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热田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主控因素
  • 2篇污染
  • 2篇逻辑
  • 2篇逻辑回归
  • 2篇海湾
  • 2篇含水
  • 2篇值模拟
  • 1篇地表
  • 1篇地表能量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热流

机构

  • 18篇海南省地质调...
  • 5篇四川省地质矿...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海南地质综合...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18篇王晓林
  • 10篇杨永鹏
  • 5篇杨峰
  • 4篇余绍文
  • 4篇曾维特
  • 4篇柳长柱
  • 4篇薛桂澄
  • 3篇阮明
  • 3篇张东强
  • 1篇金晓媚
  • 1篇胡光成
  • 1篇夏南
  • 1篇陈毅

传媒

  • 6篇地下水
  • 2篇华南地质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海岸工程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亚藤桥幅应急水源地评价及应急开采方案
2022年
本次调查在藤桥幅工作区内开展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地面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动态监测、采样测试等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并圈定了大茅地区岩溶水具供水潜力的区段作为应急地下水源地论证靶区。本次主要基于三亚中部水厂和三亚市吉阳、海棠区应急供水,对大茅地区岩溶水进行论证,从而提出应急水源地开发保护的对策。
王斌王晓林余绍文
关键词:应急水源地
海南岛南部海岸带第四系含水岩组类型划分及其空间结构特征
2021年
研究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划分为滨海堆积层含水岩组、冲洪积层含水岩组和海湾、潟湖沉积层含水岩组3个亚类。滨海堆积层含水岩组和冲洪积层含水岩组多出露地表,海湾、潟湖沉积层含水岩组见于钻孔无露头。滨海堆积层含水岩组富水性中等;三亚河、田独河局部沿岸冲洪积层含水岩组富水性中等,其余地区为贫水;海湾、潟湖沉积层含水岩组含水层不稳定、富水性变化大。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可采资源量约为8.30×10^(4)m^(3)/d,开采潜力大。研究成果可以为三亚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及应对季节性干旱提供技术支撑。
张航飞余绍文王晓林吴多誉王斌
关键词:海岸带富水性
基于信息量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的海南岛中部山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运用定量化的数学统计原理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研究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文章以海南岛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五指山市为例,选择断裂、岩土体、坡度、地形起伏度、海拔高程变异系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降雨量、水系、公路、曲率值为评价指标,依托详查资料和遥感、地形数据,采用信息量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经敏感性检验、频率比检验后表明: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公路和水系两侧沿线,极低易发区主要位于河谷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较少的丘陵低山地带。两种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值(AUC)分别为0.897和0.896,表明预测精度满足易发性评价要求。降雨、高程变异系数、公路等评价因子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起较强的控制作用。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准度,研究成果将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判别方法和预测途径。
李信薛桂澄薛桂澄夏南柳长柱杨峰夏南常振宇
关键词:逻辑回归地质灾害
基于LOGISTIC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2023年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地质灾害敏感性研究对该区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尖峰岭公园公路沿线为例,选择断裂、坡度、坡向、水系、公路、降雨量作为敏感性评价指标,并对各指标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然后依托GIS平台采用确定系数和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两种模型对尖峰岭公园公路沿线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坡度、公路缓冲距离为尖峰岭公园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素;高易发区主要位于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较发育的地段,极低和低易发区位于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地区;通过模型敏感性检验,显示CF模型和CFLR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85、0.808,表明两种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模型(CFLR)相比于单一的确定系数模型(CF)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本研究将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质灾害评价以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李信薛桂澄薛桂澄马波柳长柱杨峰王晓林
关键词:地质灾害影响因素敏感性逻辑回归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海口市为例被引量:15
2017年
通过详细说明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较普遍采用的4种评价方法——单因子评价法、F值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以实测的海口市主要开采层位的地下水水质样品检测数据为例,运用以上4种评价方法来对地下水水质样品进行质量综合评价,再对比与综合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单因子评价法虽然不能反映水体的实际水质,但能直接反映水质样品中各单项指标的超标程度,可以明显的确定主要污染指标;F值评分法只有在各类单项指标出现较分明的级别分类、超标指标较多或没有的情况下才能较正确的反映出实际的水质状况,但是却凸显了最严重的污染指标级别;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水质样品的检测数据,排除了采用简单评价法中只能以一个数字指标值作为分界线的缺点,从而得到的水质评价结果也较一致,能较符合实际的水质状况。
杨永鹏曾维特王晓林张东强陕宁
关键词:地下水质量水质评价方法
三亚大茅应急地下水源地的保障程度分析
2022年
在三亚地区环境地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从水质评价、天然补给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等方面开展大茅地下水源地应急保障程度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水源地内覆盖型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水质质量等级达Ⅲ-Ⅴ级,超标组分为铁、锰。在考虑隔水边界及群井抽水干扰影响的条件下,大茅应急地下水源地的应急供水量为49534 m^(3)/d。3个月的应急期内可提供的总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为4.46×10^(6)m^(3),水源地停采后一个雨季期地下水位可恢复至开采前。大茅应急地下水源地能保证周边城镇近66万人3个月的应急供水需要,对于保障区内应急供水和三亚中部水厂供水具有重大的意义。
王妙云张航飞符尤隆符广卷余绍文王晓林
海南岛北部海湾沉积物重金属来源、分布主控因素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0
2018年
基于海南岛北部海口湾、铺前湾、东寨港和木兰湾海域159站位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查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Pb和Zn分布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重金属来源并明确其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主控因素与重金属含量间定性或半定量关系.评价各重金属元素及其总体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中As、Cd、Cr、Cu、Hg、Pb和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40、0.06、32.50、8.32、0.02、18.77和35.87μg·g-1.Cr、Cu、Hg、Pb和Zn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近岸河流入海口及港湾内部,As由南向北其含量逐渐增加,Cd主要聚集于海口湾内.沉积物中Cu、Zn、Hg、Pb、Cr和Cd主要来自陆源输入,包括人为污染和母岩风化产物运移两方面因素,As或有海外物质来源.沉积物中Cu、Zn、Hg、Pb和Cr含量分布主控因素为沉积物粒度,即沉积物粒度越细,其所吸附并积累重金属含量越高;As高含量主要受控于自然地质背景;Cd含量分布则反映了城市发展进程对地区污染差异性影响.所调查159站位表层沉积物中As、Cr分别有3站位和6站位属Ⅱ类海洋沉积物,污染程度中等,其余各站位及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为Ⅰ类沉积物,污染程度低,单因子污染影响程度依次为As>Cr>Pb>Zn>Cu>Cd>Hg.沉积物重金属总体为低程度污染,总体潜在生态风险低,研究区海域底质生态环境优良.各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低,生态危害影响依次为As>Hg>Cd>Pb>Cu>Cr>Zn,As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
曾维特曾维特杨永鹏刘兵张航飞吴多誉王晓林
关键词:重金属主控因素生态风险评价
基于中等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柴达木盆地实际蒸散量的计算被引量:8
2014年
在干旱的内陆盆地的水均衡中,蒸散发是主要的排泄方式,准确估算蒸散量是评价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关键。从区域尺度上研究实际蒸散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表面能量平衡的原理,选取了DEM数据,MODIS数据以及GLDAS数据,以500m的空间分辨率对柴达木盆地2001—2011年的蒸散量进行了估算,并研究了区域蒸散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站实测水面蒸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的年实际蒸散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从2001年的72.73mm增加为2011年的182.34mm,2001—2011年最大日均蒸散量介于2.62~3.20mm。柴达木盆地的蒸发系数为0.14。分析NDVI和与其对应的ET的关系可知NDVI=0.055是柴达木盆地裸土和植被的分界点。虽然仅占据了研究区1.92%的区域,但水体的日均蒸散量最大,为2.31mm/d。盆地裸土、稀疏灌木、中等覆盖灌木、草场以及农田2010年6—9月的日蒸散量平均值分别为0.24、0.42、1.21、1.12、1.18mm/d。
郭任宏金晓媚王晓林胡光成
关键词:蒸散发MODIS柴达木盆地
GMS软件技术在原油泄漏对地下水污染状况模拟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当前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油品储罐也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大型的油罐装置如果发生原油泄漏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某石化项目炼油厂油罐爆炸事故为例,结合炼油厂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运用GMS软件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研究事故工况下原油泄漏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浓度变化情况,分析并预测地下水在一定时间内受污染的情况,对原油泄漏对项目区地下水的污染进行定量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在风险事故工况下,以20 a为最长预测期可以发现原油污染的影响范围为312.2×104m^2,运移距离为1 736.19 m,平均扩散速率为15.61×104m^2/a,平均运移速率为86.81 m/a,事故发生后,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含水层中的浓度逐渐升高,污染影响范围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扩大,污染物长期平均扩散与运移速率会小于短期平均速率,原油在预测期内均有超标现象,污染事故具有长期而缓慢的危害性。
陕宁杨永鹏王晓林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原油泄漏
三亚红塘湾应急地下水源地研究
2021年
为解决季节性干旱和突发事件引起的供水紧张与保障重大工程红塘湾海上机场建设的应急供水安全,在三亚地区环境地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从水质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应急水源地保障程度等方面开展红塘湾地区应急地下水源地论证评价工作。论证结果表明,本区水源地内松散-半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水质质量等级为Ⅴ级,超标组分为铁、锰及微生物。在考虑越流补给的条件下,红塘湾应急地下水源地按可采控制降深10 m可得应急供水量为3900 m^(3)/d;3个月的应急期内可提供的总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为3.51×10^(5)m^(3),在海岸线一带引起的水位降深小于0.039 m,不会引起地下水降落漏斗和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三亚红塘湾地下水源地能保证海上新建机场及周边近5.2万人3个月的应急供水需要,对于保障和服务红塘湾新建机场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
张航飞余绍文符尤隆王晓林吴多誉符广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