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肠癌
  • 2篇术前
  • 2篇肿瘤
  • 2篇免疫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引流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体
  • 1篇动功
  • 1篇短期预后
  • 1篇选择素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王晓林
  • 5篇曹仕琼
  • 2篇梅勇
  • 2篇杨旭辉
  • 2篇戴军
  • 2篇冯茂辉
  • 2篇周志林
  • 1篇邓建松
  • 1篇吴玉文
  • 1篇李杰
  • 1篇徐德毅
  • 1篇蔺蓉
  • 1篇侯晓华
  • 1篇张莉
  • 1篇余晓云
  • 1篇熊玮

传媒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噬蛋白Parkin和P6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自噬蛋白Parkin和P62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5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手术切除的5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5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Parkin蛋白和P6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Parkin蛋白和P62蛋白均主要表达于细胞浆。Parki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3,P=0.000)。P6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5,P=0.005)。Parkin蛋白在组织高分化中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P<0.05);P62蛋白在临床分期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62蛋白的表达与Parkin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r=0.09,P>0.05)。结论肿瘤细胞自噬活性的提高可能参与人结直肠癌的发展,Parkin蛋白和P62蛋白表达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进展的潜在标志物。临床病理检测Parkin蛋白和P62蛋白的表达,对判断患者预后及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王晓林邓建松冯茂辉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自噬免疫组化组织分化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预防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熊莉娜熊枝繁曹仕琼谭婉燕王晓林张莉李杰
中国消化疾病患者对上消化道症状认知情况的多中心调研
2012年
目的了解中国消化疾病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认知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学历、就诊次数的患者对症状的理解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中国医师协会联合武汉协和医院对全国9个省市具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随机上消化道症状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就诊次数。调查内容包括消化不良、餐后饱胀、烧心、早饱、上腹痛等5项症状。统计方法选用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结果共发放问卷3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799份。对消化不良症状认识的正确率只有35.29%。对早饱症状认识的正确率为37.70%。对餐后饱胀症状认识的正确率为52.27%。对烧心症状认识的正确率仅为30.02%。30.02%的患者能够正确理解烧心的部位在胸骨后。对于上腹痛部位的认识正确率仅为25.4%。年龄越大的患者症状认知能力越低,学历越高的患者理解能力越高,首次复诊患者理解能力高于初诊和反复复诊患者。性别不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病人对消化道症状的理解正确率较低,医师应在接诊时重新评估消化疾病患者的自述症状。
蔺蓉王晓林余晓云侯晓华
关键词:消化道症状
结直肠癌组织RPN11与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去泛素化酶RPN11和增殖相关核标记物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与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增殖的相关性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6例结直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RPN11和Ki67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RPN11及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RPN11和Ki67的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RPN11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RPN11和Ki67可能共同参与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并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
王晓林金玲玲张瑶曹仕琼
关键词:结直肠癌26S蛋白酶体KI67
外泌体与胰腺癌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外泌体作为肿瘤学目前研究的热点,其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同时促进了肿瘤的侵袭、转移,诱导免疫耐受及化疗耐药形成。外泌体在胰腺癌化疗耐药中的研究对胰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目前针对外泌体与胰腺癌化疗耐药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外泌体与肿瘤微环境、肿瘤化疗耐药机制,以及其与胰腺癌化疗耐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金玲玲王晓林曹仕琼
关键词:外泌体胰腺癌化疗耐药MIRNAS肿瘤微环境
术前胆道引流对壶腹周围癌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估内镜引导下的胆道引流术(PEBD)对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行手术治疗并得到病理证实为壶腹周围癌的患者65例。根据术前有无行PEBD分为引流组和无引流组。收集并记录入组患者的详细人口统计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两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0 d死亡率、手术切口愈合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内再手术率。结果两组TNM分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引流组的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非引流组(P<0.001),术前其余实验室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总并发症为44.6%,其中严重并发症(Clavien≥Ⅲ)发生率为18.4%。两组之间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引流组的手术切口丙级愈合率为27.5%,显著高于非引流组的8.3%(P<0.05)。结论PEBD并未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严重并发症、胰瘘的风险;但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显著增加相关。术前应进行多学科小组讨论以避免不必要的PEBD治疗。
梅勇周志林杨旭辉戴军王晓林
关键词:壶腹周围癌术前胆道引流预后
Parki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Parki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2015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Park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Parkin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癌组织Park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36%(18/50)比72%(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rkin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类型、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着抑癌基因Parkin的表达缺失和减弱,抑癌基因Parkin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有关。
熊玮王晓林冯茂辉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P-选择素和D-二聚体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测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寻找早期预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的预测生物标记物。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5例。根据门静脉超声结果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血栓组19例,非血栓组86例。收集患者的病因,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Baveno评分等临床以及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数据,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的危险因素,运用ROC曲线分析不同生物标记物对PVT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P-选择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D-二聚体在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P-选择素(OR:5.426,95%CI:3.036-11.226,P=0.022)、D-二聚体(OR:5.159,95%CI:2.964-12.150,P=0.001)是肝硬化合并PVT的危险因素。运用ROC分析结果显示P-选择素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后AUC为0.797(0.658-0.937)较单独检测的0.711(0.567-0.854)和0.745(0.597-0.892)均有显著升高(P<0.00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72%。结论P-选择素和D-二聚体对肝硬化合并PVT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并且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梅勇周志林杨旭辉戴军王晓林
关键词:P-选择素D-二聚体门静脉血栓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下胃食管交界处形态分型与食管运动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运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观察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胃食管交界处(EGJ)形态分型与食管运动功能的关系,探讨GERD发生机制,为GERD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GERD且接受HRM检查的患者,根据芝加哥标准3.0将EGJ形态分为Type-Ⅰ型、Ⅱ型、Ⅲ型,对各亚型的一般资料、体部蠕动动力参数、有效收缩率、食管上括约肌(UES)处压力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96例GERD患者,EGJ形态各亚型例数分别为Type-Ⅰ型142例、Ⅱ型33例、Ⅲ型21例。三型年龄分别为(47.7±11.01)岁、(53.3±13.19)岁、(55.0±14.01)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2,P=0.009)。三型BMI值分别为(22.09±3.33)kg/m^2、(23.72±3.17)kg/m^2、(25.68±4.60)kg/m^2,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47,P=0.000)。三型男女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987,P=0.083)。三型食管下括约肌(LES)上11cm处收缩波幅分别为(54.08±29.59)mmHg、(37.43±26.88)mmHg、(33.39±17.56)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39,P=0.001);EGJ形态分型与LES上11cm处波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36,P=0.002)。三型DCI、LES上3cm处收缩波幅、LES上7cm处收缩波幅、有效收缩率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型UES静息压、UES残余压、UES松弛至最低点时间、UES松弛持续时间及松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J形态分型与年龄、BMI有关,与性别无关。EGJ形态改变使LES上11cm处食管动力发生变化,但并不影响食管体部远段和食管上括约肌的收缩功能。
王晓林曹仕琼任冉冉吴玉文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食管下括约肌
西甲硅油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应用西甲硅油对肠道准备清洁度、肠内气泡量、不良反应及术后肠胀气的影响。方法 20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门诊老年受检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成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西甲硅油组(观察组)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100例。由内镜检查医师根据BBPS评分记录肠道清洁度,评估肠腔内气泡程度,并观察不良反应及术后肠胀气情况。结果 2组老年受检者的肠道准备清洁有效性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气泡量Ⅰ、Ⅱ占的比例分别为98%、57%,观察组肠内气泡量低于对照组(x^2=48.201,P=0.00),2组肠内气泡量程度比较(x^2=75.679,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少及术后肠胀气发生情况降低。结论西甲硅油明显减少肠内气泡量,有利于观察肠道黏膜,提高老年人术前准备耐受性及结肠镜检查依从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晓林徐德毅曹仕琼
关键词:老年西甲硅油结肠镜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