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强化混凝
  • 1篇强化混凝技术
  • 1篇去除率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去除
  • 1篇污染物去除效...
  • 1篇混凝
  • 1篇混凝技术
  • 1篇凹凸棒
  • 1篇NH4+

机构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孙琴
  • 1篇丁士明
  • 1篇陈义飞
  • 1篇王丹

传媒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强化混凝技术对南淝河季节性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2016年
针对南淝河河口水体夏秋季节藻类的质量浓度高,冬季NH_4^+-N质量浓度异常高的特点,研究强化混凝技术对藻类和NH_4^+-N的去除效果,并应用于南淝河现场构建的混凝沉淀系统。结果表明:混凝剂单独使用时,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ium chloride,PAC)的除藻效果最好,去除率为76%。选用除藻效果较好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ationic polyacrylamide,CPAM)作为助凝剂,藻类的去除率显著增加,均达99%,但对NH_4^+-N的去除效果不佳;聚合氯化铝铁(poly aluminium ferrous chloride,PAFC)与CPAM的组合对NH_4^+-N的去除率最高,为7.54%。通过投加黏土矿物,增加NH_4^+-N的去除率。NaCl与MgCl_2联合改性的凹凸棒与CPAM联用时,对NH_4^+-N的去除率最高达85.65%。选用"PAFC+CPAM"作为南淝河旁路强化混凝系统的投药配方,现场应用时,夏秋季对藻类的去除率平均为88.64%;冬季对NH_4^+-N的去除率平均为24.49%。
王丹龚梦丹陈义飞丁士明孙琴
关键词:强化混凝凹凸棒去除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