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刚 作品数:27 被引量:134 H指数:5 供职机构: 烟台毓璜顶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血管内治疗 2024年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ABAO)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血管内治疗是ABAO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可使闭塞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进而改善患者转归。文章对ABA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王现帅 詹焱 梁志刚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动脉闭塞性疾病 基底动脉 血栓切除术 血栓溶解疗法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0年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梯度回波T2*序列磁共振技术,利用组织间磁敏感性的不同通过相位图像来显示磁敏感图像,对顺磁性物质如脱氧血红蛋白和血液分解物质极其敏感。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WI可有效评价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及预测临床转归。文章就SWI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黄双凤 崔伟 梁志刚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TNF-α和NF-κB的表达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的动态表达情况。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10例,于发病当日或次日行血肿清除术,利用术中所获得的血肿周围组织碎块进行研究。对照组为2例车祸脾破裂死亡者。所有标本均做HE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NF-α和NF-κB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急性脑出血组TNF-α和NF-κB在所有标本均表达,于第1天表达升高,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表达水平;对照组TNF-α和NF-κB仅有少量表达或无表达。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存在TNF-α和NF-κB的动态高表达,且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为主。 毕延萍 刘兆孔 郇英 蒋士新 梁志刚关键词:脑出血 核因子-ΚB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30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性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脑出血组、对照组。分别于制模后3h、24h、72h、7d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并对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脑出血组各时相点出血周围组织均有ICAM-1阳性反应的血管和神经细胞,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3h组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即开始升高,24h明显增加(P<0·01),72h仍高于对照组,7d时接近对照组。结论ICAM-1在血肿周围的高表达可能是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ICAM-1促进白细胞浸润,释放大量氧自由基,继而导致脂质过氧化加重脑组织损伤,并参与脑水肿的形成发展。 梁志刚 刘兆孔 高晓兰 崔元孝 毕延萍关键词:脑出血 血肿周围组织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卒中后失语中的应用 2022年 卒中后失语是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可严重影响日常交流并导致长期残疾。以往研究多局限于脑形态学变化,难以揭示失语后脑组织的功能变化。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能观察各脑区及脑网络的功能变化。文章回顾了利用rs-fMRI探讨失语发病和恢复机制以及治疗前后脑功能变化的文献,以期为卒中后失语的神经重塑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指导更精准的治疗。 徐璐瑶 梁志刚关键词:卒中 失语 磁共振成像 神经元可塑性 神经通路 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8年 出血转化,尤其症状性颅内出血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静脉溶栓后虽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我国卒中急性期溶栓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临床医生担心出血转化风险是主要原因。本文对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认识,更好地改进卒中急性期溶栓治疗。 梁志刚 杨绍婉 于国平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影像学指导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TOAST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结合影像学检查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TOAST分型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结合影像学表现,将73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TOAST分型标准进行亚型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33例,小动脉闭塞型374例,心源性栓塞9例,其他病因型11例,不明原因型9例,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分别测定Hcy水平与TOAST分型亚型的相关性。结果心源性栓塞型、其他病因型、不明原因型3个亚组样本太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大动脉粥样硬化组Hcy水平高于小动脉闭塞组(13.65±9.65μmol/L vs 11.27±5.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患者中Hcy水平与TOAST分型不具有相关性。从性别来看,男性脑梗死患者中,更高的血浆Hcy水平更可能通过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起脑梗死。 王晓伟 徐欣 李梅 梁志刚关键词: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TOAST分型 卒中后失语的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 2022年 卒中后失语是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的重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和沟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被众多的研究者应用于研究卒中后失语的发病机制及恢复机制。本文综述了卒中后失语的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旨在为探讨其发病机制、病变发展及恢复机制提供参考并展望研究方向。 徐璐瑶 陈晓迪 梁志刚关键词:卒中后失语 功能磁共振成像 发病机制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2018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常见的高病死率及致残率疾病之一。丁苯酞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临床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个体化应用。除有线粒体保护作用外,其还有抑制细胞氧化应激、改善脑血管侧支循环和微循环、保护血脑屏障等一系列作用。丁苯酞通过多项机制保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短期预后。未来,需设计更多严谨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丁苯酞的临床有效性,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提供新方法。 侯园园 梁志刚 孙旭文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神经保护 侧支循环 乌鸡黑色素对6-OH-DA诱导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乌鸡黑色素对于6-羟多巴胺(6-OH-DA)单侧损毁纹状体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单纯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别按6 mg/kg或20 mg/kg乌鸡黑色素灌胃给药,1次/d,共3 w。然后比较各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的数量、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以及大鼠自主运动情况的差异。结果 6 mg/kg和20 mg/kg乌鸡黑色素灌胃给药能显著减少6-OH-DA所导致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减少纹状体TH阳性神经纤维的丢失,并有效改善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结论乌鸡黑色素能缓解6-OH-DA诱导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对于帕金森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谢微嫣 梁志刚 张飞龙 王晓民 贺毅关键词:帕金森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酪氨酸羟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