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姗姗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碳排放
  • 2篇民族地区
  • 1篇隐含碳排放
  • 1篇数据分析
  • 1篇脱钩
  • 1篇脱钩关系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消费
  • 1篇足迹
  • 1篇西南民族地区
  • 1篇民族
  • 1篇化石能源
  • 1篇
  • 1篇LMDI模型
  • 1篇碳足迹

机构

  • 4篇贵州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桂姗姗
  • 3篇胡剑波

传媒

  • 1篇调研世界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全国流通经济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滇黔产业部门产值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比较研究
2017年
文章通过构建出IPCC模型以及Tapio模型,测算滇黔两省市2001年~2015年产业部门产值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云南省产业部门产值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除2001年、2003年、2004年为增长连接、2002年和2005年为增长负脱钩外,其余年份均为弱脱钩和强脱钩状态;贵州省在2001年和2003年为增长负脱钩、2002年、2005年及2013年为强脱钩外,其余年份均为弱脱钩。
桂姗姗
关键词:碳排放
民族地区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准确识别与评估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确立正确的减排方向十分重要,而地处民族地区的贵州,集欠发达与生态脆弱于一体,影响碳排放的因素更为复杂,这为其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文基于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贵州投入产出表,构建起LMDI模型,把影响贵州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从总体上来看,规模效应对隐含碳排放增长起着明显的正向作用,碳排放强度和产业结构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从27个产业部门来看,所有部门规模效应的贡献值均为正值,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从三次产业来看,规模效应的贡献值始终为正,结构效应的贡献值有正有负,除在1997—2002年所对应的碳排放强度效应为正外,其余时间段均为负。
胡剑波桂姗姗
关键词:民族地区隐含碳排放LMDI模型
能源消费和工业过程碳足迹动态变化研究——基于贵州省1990~2014年的数据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IPCC分析法,测算了贵州省1990~2014年能源消费和工业过程的总体碳足迹、人均碳足迹、单位GDP碳足迹及单位土地面积碳足迹。结果显示:(1)贵州省总体CO_2排放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从5380.80万吨上升到28901.73万吨,年均增长率达7.26%;(2)贵州省人均碳足迹从1.66吨/人飙升到6.68吨/人,增长了3倍;(3)因GDP增速远高于碳足迹增速,贵州省单位GDP碳足迹呈现下降趋势,从20.68吨/万元下降到3.12吨/万元,年均降幅为8.20%;(4)贵州省单位土地面积碳足迹从305.38吨/平方公里升至1640.28吨/平方公里,增长幅度高达437.13%。
胡剑波桂姗姗任亚运
关键词:化石能源碳足迹
西南民族地区碳安全等级评估被引量:2
2017年
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如何坚守发展与生态2条底线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依据西南民族地区1990—2015年相关数据,在利用IPCC分析法测算西南民族地区能源消费CO_2排放基础上,构建出西南民族地区碳排放指数模型,对其碳排放安全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西南民族地区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处于逐年递增态势,从13 245.79万t上升到73 862.55万t,年均增长率高达7.12%;(2)西南民族地区碳排放指数从0.03飙升到0.16,年均增幅高达6.93%,虽然目前处于低排放安全等级阶段,但随着CO_2排放增加,若不加以控制,预计未来几年将跨入中等排放等级。
胡剑波桂姗姗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碳排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