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玉红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肿瘤
  • 1篇肿瘤侵袭
  • 1篇肿瘤侵袭转移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乳头状...
  • 1篇FAK
  • 1篇SRC

机构

  • 1篇深圳市宝安人...

作者

  • 1篇汪春福
  • 1篇龚静青
  • 1篇陈蕾
  • 1篇邱立
  • 1篇邹桂华
  • 1篇柳玉红

传媒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FAK和Sr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和Sr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FAK和Src在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Western blot以及qRT-PCR检测FAK和Src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中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结果:FAK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年龄(P=0.000)、T分期(P=0.176)、N分期(P=0.000)、M分期(P=0.000)、临床分期(P=0.038)、局部复发(P=0.000)、淋巴结侵袭(P=0.014)以及与患者较低生存期(P<0.000 1)密切相关;Src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N分期(P=0.000)、M分期(P=0.002)、淋巴结侵袭(P=0.000)、包膜侵袭(P=0.029)以及患者的较低生存期(P<0.000 1)密切相关。并且高表达FAK与Src的细胞其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增高,而E-cadherin的表达降低。结论:FAK以及Src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EMT的方式促进其侵袭和转移。
陈蕾柳玉红邹桂华龚静青温寿青邱立汪春福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FAKSRC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