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狮子
  • 1篇盆地
  • 1篇盆地西部
  • 1篇期次
  • 1篇构造带
  • 1篇柴达木盆地
  • 1篇柴达木盆地西...
  • 1篇成藏
  • 1篇成藏模式
  • 1篇成藏期
  • 1篇成藏期次

机构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篇孟庆洋
  • 1篇陈琰
  • 1篇孙永河
  • 1篇桂丽黎
  • 1篇方世虎
  • 1篇隋立伟
  • 1篇杨春燕

传媒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构造演化及控藏特征被引量:39
2014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英东构造带近年来陆续获得重要油气发现,油气探明储量超亿吨,勘探潜力巨大,但复杂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成藏与油气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通过对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的沉降史模拟、地层缩短率计算及构造样式、构造变形特征的综合分析与对比,结合包裹体测温、埋藏史模拟及主成藏期确定,明确了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藏过程与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1)构造带的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路乐河组(E1+2)—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初始弱断陷期;下干柴沟组上段(E23),快速沉降期;上干柴沟组(N1)—下油砂山组(N12),坳陷期;上油砂山组(N22)至今,构造抬升期。(2)构造带主要经历两次构造活动高峰,其中下干柴沟组(E23)时期构造活动控制了区内主力烃源岩演化。上油砂山组(N22)沉积末期构造变形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及变形规律。(3)英东地区主要是两期成藏,分别发生于下油砂山组(N12)沉积末期和上油砂山组(N22)沉积末期;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油气匹配关系控制了狮子沟—英东构造带的东、西成藏差异与油气分布。
隋立伟方世虎孙永河杨春燕孟庆洋桂丽黎陈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部成藏期次成藏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