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峰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宿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螺钉
  • 1篇单侧
  • 1篇单侧多功能
  • 1篇断钉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胸腰椎骨折术...
  • 1篇胸椎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咬伤
  • 1篇支皮瓣
  • 1篇植骨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坏死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术后
  • 1篇皮瓣
  • 1篇切口

机构

  • 5篇宿州市立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杨峰
  • 1篇李士民
  • 1篇周蓓
  • 1篇许康永
  • 1篇吴建生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F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82例胸腰椎骨折采用AF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其中胸119例,胸1231例,腰124例,腰25例,腰33例。结果有11例出现断裂,发现时间术后5~38个月,平均15个月。椎体高度丢失19.8%。造成螺钉断裂的原因:①椎弓根螺钉自身的缺陷;②椎弓根螺钉负荷过大;③椎间盘退变;④手术操作不规范;⑤植骨未愈合或未植骨;⑥内置物取出过迟;⑦术后未佩戴支具或佩戴时间过短。结论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椎弓根螺钉,严密的手术操作,有效的植骨融合,尽早取出内置物以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能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
杨峰许康永周蓓
关键词:胸椎腰椎椎弓根螺钉断钉
跗骨窦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比较跗骨窦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手术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总结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44例(单足)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男性患者,年龄34~46岁,平均年龄40.7岁。根据切口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跗骨窦切口)和对照组(传统L型切口)。观察组22例,年龄36~45岁,平均年龄39.4岁。对照组22例,年龄34~46岁,平均年龄41.5岁。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10个月Bohler角及Gissane角的改变。临床疗效评价采用Maryland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价足部功能。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获得骨性愈合,出院时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12.01,P<0.05);两组术后10个月Bohler角及Gissane角同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10、14.24,P<0.05)。出院时两组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4、1.867,P> 0.05);观察组术后10个月Bohler角及Gissane角同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4、1.578,P>0.05)。两组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相关切口并发症;对照组随访期间出现1例切口拐角处小部分发黑坏死,切口干燥无渗出,未予特殊治疗后自愈。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结论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可以取得同传统L型切口相同的预后,且其对切口软组织的损伤及减少切口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L型切口。
刘磊杨峰詹俊峰
关键词:跟骨骨折L型切口植骨
虫咬伤致腕部软组织坏死1例被引量:1
2019年
虫咬伤致软组织感染坏死并不多见,一般虫咬伤经过对症处理均可得到缓解。2018年7月我们收治了1例右腕部被虫咬伤后软组织出现感染坏死的患者,对其创面进行彻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持续冲洗+尺动脉腕上支皮瓣转移修复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李丹李士民魏玉伟杨耀坤杨峰
关键词:虫咬伤软组织缺损穿支皮瓣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26例体会
2000年
杨峰吴建生关维武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
后踝解剖钢板与空心螺钉用于后踝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 比较后踝解剖钢板与空心螺钉在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索后踝骨折更为合理的手术固定方法。方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累及后踝踝关节骨折154例,其中采用后踝解剖钢板固定的87例,空心螺钉固定67例,从两组中抽取年龄范围为24~45岁共44例病人,每组22例,空心螺钉固定为螺钉组,后踝解剖钢板固定为钢板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踝关节AOF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评分、骨折解剖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的活动度。结果 两组病人均获得术后全程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钢板组手术时间(82.14±2.34)min与螺钉组手术时间(80.95±1.99)min、术后6个月AOFAS评分钢板组(87.77±1.82)分与螺钉组(86.95±1.95)分、12个月的AOFAS评分钢板组(91.68±1.13)分与螺钉组(92.05±1.25)分、末次踝关节活动度(ROM)及骨折解剖愈合时间钢板组(92.81±1.71)d与螺钉组(93.05±1.65)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螺钉组(51.73±2.62)d,钢板组(43.59±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OFAS评分钢板组(76.41±1.71)分与螺钉组(71.45±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踝解剖钢板与空心螺钉在治疗-后踝骨折时,可以获得相同的预后,但后踝钢板固定可使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早期的恢复。
刘磊杨峰纵成成杨耀坤李硕刘梦鲲
关键词:踝骨折空心螺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