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农科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水稻
  • 3篇性状
  • 3篇穗部
  • 3篇QTL分析
  • 2篇上位性
  • 2篇穗部性状
  • 2篇籽粒
  • 2篇籽粒大小
  • 2篇不同生态
  • 2篇不同生态环境
  • 1篇稻穗
  • 1篇稻种
  • 1篇东乡野生稻
  • 1篇选育
  • 1篇扬花期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上位性效应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机构

  • 8篇江西省农业科...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黎毛毛
  • 8篇李慧
  • 5篇王嘉宇
  • 4篇余丽琴
  • 4篇姚晓云
  • 4篇刘进
  • 3篇王棋
  • 1篇刘丹
  • 1篇杜慧
  • 1篇张晓宁
  • 1篇熊玉珍
  • 1篇韩龙植
  • 1篇崔迪
  • 1篇马小定
  • 1篇李霞
  • 1篇吴锦文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利用RILs群体对早、晚季水稻穗部结构性状的QTL分析
2019年
为了发掘和利用新的高产相关的穗部结构性状的QTL,本研究以粳型超级稻‘龙稻5’和典型高产籼稻‘中优早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在早、晚季生态环境下对水稻穗部结构性状进行QTL分析。早、晚季环境下穗部结构性状存在明显的变化,晚季环境下穗部产量性状优势明显,早、晚季环境下穗部结构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共检测到61个穗部结构性状相关的QTL,仅13个QTL能在早、晚季环境下稳定表达,早、晚季环境下检测到QTL的特征值存在明显差异。水稻穗部结构性状QTL成簇分布在1号、3号、4号和10号染色体,其中QTL簇qGNC1和qGNC4b是两个重演性较好的多效性位点,多效性QTL簇qGNC4a和qGNC10是新发现的两个主效位点,此外,检测到23个加性效应QTL或非加性效应位点间的上位性互作位点。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并为两个新的主效QTL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进姚晓云王嘉宇李慧周慧颖黎毛毛
关键词:QTL分析
不同生态环境下水稻穗部性状QTL鉴定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发掘与产量相关的穗粒性状QTL对进一步克隆和利用高产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超级粳稻龙稻5号和典型高产籼稻中优早8号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在4种环境下对穗部性状进行比较和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63个穗部性状QTL,分布于除第9染色体外的11条染色体上。在4个环境下分别检测到27、27、18和35个QTL。其中,16个QTL能在2个环境下被检测到,12个在3个以上环境下稳定表达,分别占QTL总数的25.40%和19.05%;第1、3、4和5染色体的多效QTL簇能在不同环境下稳定表达,对穗部性状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结论】第3染色体STS3.3-STS3.6区间的qSNP3、第4染色体RM5688-RM1359区间的qSNP4.1是2个新的稳定表达的多效性QTL簇。此外,上位性效应是调控穗部性状的重要组分。
刘进刘进刘丹姚晓云刘丹余丽琴李慧王棋
关键词:水稻生态环境穗部性状上位性效应
东乡野生稻与日本晴多态性标记的开发被引量:3
2019年
东乡野生稻是分布于全球最北端的一种普通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基因组差异较大,目前缺少覆盖其全基因组的分子标记。本文以东乡野生稻和日本晴为材料,通过筛选已有的1017个标记,并利用东乡野生稻基因组重测序信息设计的217个InDel标记,共检测出203个标记在东乡野生稻与日本晴间呈现多态性。这些标记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平均间隔1.9 Mb,基本覆盖东乡野生稻全基因组区域。通过对籼粳亚种的检验分析,发现该套多态性分子标记在东乡野生稻与粳稻杂交后代群体基因型分析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发掘东乡野生稻的有利基因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马小定唐江红张佳妮崔迪李慧黎毛毛韩龙植
关键词:INDEL标记粳稻
抽穗扬花期耐热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被引量:8
2016年
对江西27份籼型早稻材料在抽穗扬花期的耐热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不同品种间的结实率和结实率降低率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R66、洪早籼1号、R402在高温胁迫下的结实率分别为76.8%、73.2%和70.9%,结实率降低率分别为8.5%、13.0%和5.8%,均与耐热水稻种质Nagina 22相似,因此认为这3个品种的耐热性较强;在高温胁迫下参试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的平均值分别比自然条件下增加了28.5、14.5、13.8个百分点;香优早、早香玉、莲香早在自然条件和高温胁迫下的垩白粒率均小于10%,垩白度均小于1%,这3个品种可作为耐热水稻品种在优质稻育种中加以利用。
黎毛毛余丽琴熊玉珍杜慧吴锦文李慧张晓宁
关键词:抽穗扬花期耐热性水稻种质
水稻穗部性状QTL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为分析不同遗传世代QTL定位结果的差异,鉴定新的稳定表达的主效QTL,为水稻高产和穗型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信息。以沈农0530-9和北陆129杂交衍生的F2群体和F2∶3家系为试验材料,对穗部性状和籽粒大小性状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共检测到47个穗粒性状相关的QTL,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F2和F2:3群体分别均检测到30个QTL,2个群体检测到的QTL的LOD值、贡献率和效应值存在明显差异,仅有13个QTL能在2个群体中稳定表达;QTL存在明显的遗传重叠现象,成簇分布在第1、2、3、6和9号染色体上,5个区段包含23个相关QTL,占QTL总数的55.32%,其它QTL在染色体上相互独立。不同遗传世代QTL定位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位于第2和9号染色体上位点是调控穗粒性状的稳定表达的多效性热点区域,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上QTLq PL2、q PW2和q ST2是3个新的稳定表达的QTL,值得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进刘进黎毛毛王棋姚晓云王棋
关键词:水稻穗部性状籽粒大小QTL分析
水稻耐储藏特性三年动态鉴定与QTL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种子耐储藏特性是粮食作物的特殊农艺性状之一,耐储藏性能对种子生产和种质资源保存有重要意义。以粳型超级稻龙稻5(LD5)和高产籼稻中优早8(ZYZ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共180个株系)为实验材料,自然高温高湿条件下放置1年、2年和3年后,对不同储藏时段种子发芽率进行比较,并利用223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进行动态QTL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储藏时段龙稻5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中优早8,株系间耐储性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储藏时段发芽率显著相关,相邻存储时段发芽率关系紧密。共检测到17个耐储性相关的QTLs,3个老化时段分别检测到5、4和3个,检测到5个动态条件QTLs,单一QTL解释5.60%–32.76%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在–16.78%–16.95%范围内。主效QTL簇qSSC2、qSSC6、qSSC7和qSSC8能调控不同储藏时段的发芽率, qSSC6具有明显降低发芽率的效应。共检测到26对上位性互作位点,主效QTL qSS1和q SS4参与上位性互作,这表明上位性互作是调控耐储藏性状的重要遗传组成。研究结果为水稻(Oryza sativa)耐储性相关QTL的精细定位奠定基础,同时丰富了耐储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因资源。
刘进刘进余丽琴姚晓云余丽琴李慧黎毛毛
关键词:水稻自然老化QTL分析
黑糯米新品种紫玉糯的选育及其利用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紫玉糯是一个新育成的中籼黑糯品种,由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品种接骨糯的变异株系选育成。介绍了紫玉糯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特性及利用价值。该品种黑色素含量为95.5%、直链淀粉含量1.9%、碱消值6.1级;其色泽、气味和口味等均达到一等黑籼糯米标准;黑米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均达到二等黑籼糯米标准;富含有益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钙、铁、锌和硒含量分别为138、13.55、16.2和0.096 mg/kg。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6015),作为优异高档黑糯米酒和米粥及饮料的原料,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黎毛毛李霞余丽琴李慧刘进周慧颖
关键词:黑糯米选育
不同生态环境下籽粒大小相关性状QTL定位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揭示不同环境下籽粒大小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鉴定新的调控籽粒大小相关的基因,为培育适宜籽粒大小的高产优质品种提供新的基因"元件"。以龙稻5(Longdao 5,LD5)和中优早8(Zhongyouzao 8,ZYZ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QTL Ici Mapping v4.0软件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在不同生态环境下(沈阳,2015;南昌,2016年;海南,2016年)对籽粒大小性状进行QTL分析。在3种环境条件下,龙稻5和中优早8的籽粒大小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在RILs群体中,籽粒大小性状存在较大幅度变异,呈现双向超亲分离,近似于正态分布,这表明籽粒大小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同环境下共检测到35个控制籽粒大小性状相关的QTL,分布于第2,3,4,5,8,10和11号染色体上,单一QTL解释5.76%~38.88%表型变异;4个QTL能在3个环境下稳定表达,分别为q ST8、q SL11、q SV11和q TGW11,7个QTL能在2个环境下被检测到,分别为q SV2b、q ST3、q SLW3、q SLW8、q TGW8、q SW8和q SV8。此外,籽粒大小相关的QTL成簇分布于第2,3,8和11号染色体上,位于第8和1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的2个QTL簇q SS8(q SW8、q ST8、q SLW8、q SV8和q TGW8)和q SS11(q SL11、q SV11和q TGW11)存在明显的多效性和环境钝感特性,对籽粒大小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其中q SS8可能是一个新的位点。结果对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的水稻籽粒大小相关的QTL具有重要意义。
刘进刘进王棋姚晓云王棋李慧
关键词:水稻籽粒大小数量性状位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