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烟雾病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心理学改变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烟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改变,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烟雾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认知功能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对所选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心理学情况。结果:两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连线测验,变化幅度最小的是四个词的记忆测验。结论:烟雾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心理学改变以注意力损害及额叶功能损害多见且较重,而记忆力与语言的损害较轻,其认知功能障碍呈现不均质性。
- 李彬
- 关键词:烟雾病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心理学颈部血管超声
- 颈动脉蹼致反复脑梗死1例
- 2021年
- 颈动脉蹼是颈内动脉后壁向腔内突起的薄膜样结构,是隐源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且常引起脑卒中复发。然而影像学检查不易发现,临床易漏诊,其发病机制及引起脑卒中复发的机制尚不明确。颈动脉蹼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方案存在争议。本文报告1例颈动脉蹼患者的临床、影像及治疗经过,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符青青曾宏亮李彬曾国勇
- 关键词:复发性脑梗死脑卒中二级预防
- CYP2C19基因多态性所致氯吡格雷抵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由CYP2C19基因多态性引发的氯吡格雷抵抗(CR)与进展性脑梗死(P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4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7~10 d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将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3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CR)。根据数据将患者分为CR组和非CR组,比较患者出现CR的情况、CYP2C19基因型分类及比例、血小板聚集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Cox回归分析,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引发的CR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146例PCI患者中24例(16.4%)发生CR。Cox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OR=0.573,95%CI0.411~0.800,P=0.001)、氯吡格雷抵抗(OR=0.019,95%CI0.006~0.057,P=0.000)是进展性脑梗患者的相关因素。结论:Cox回归分析数据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CR是PCI患者病情加重的影响因素。
- 曾宏亮李彬
- 关键词:CYP2C19氯吡格雷抵抗进展性脑梗死
- 脑小血管闭塞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闭塞(SAO)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脑小血管闭塞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80例受检者,设为对照组。使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将观察组8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继续分为A组40例(阿托伐他汀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和B组40例(仅使用尼莫地平)。比较A、B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MOCA评分为(16.57±5.11)分,低于对照组的(28.46±2.64)分,尤其在该量表的注意力、执行能力、延迟回忆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两组MOCA评分分别为(16.57±5.11)分、(16.46±5.08)分,治疗后两组评分分别为(22.81±4.84)分、(18.62±2.72)分;A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B组治疗总有效率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小血管闭塞影响血供,患者神经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多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可联用阿托伐他汀与尼莫地平给予有效治疗。
- 李彬
- 关键词:尼莫地平阿托伐他汀
- 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风寒证PFP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Sunybrook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unybrook面神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PFP患者效果满意,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 冯赵慧子李彬黄志宏幸小玲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风寒证麦粒灸透刺疗法
- 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对风寒证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实施普通针刺,研究组实施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面部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表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提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0.00%高(P<0.05)。结论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可降低风寒证周围性面瘫患者hs-CRP水平,促进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面瘫状况,疗效较佳。
- 冯赵慧子幸小玲曾曼李彬黄志宏刘培培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麦粒灸透刺疗法超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