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季伟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热液
  • 2篇自养
  • 2篇自养微生物
  • 2篇微生物
  • 2篇风化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岩浆
  • 1篇岩浆过程
  • 1篇洋底
  • 1篇营养型
  • 1篇有机质
  • 1篇脂肪酸
  • 1篇深部生物圈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生物成矿
  • 1篇生物生态
  • 1篇蚀变

机构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同济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李季伟
  • 5篇孙治雷
  • 3篇周怀阳
  • 3篇李军
  • 3篇李军
  • 2篇朱宝龙
  • 2篇黄威
  • 2篇何拥军
  • 2篇李晓宁
  • 2篇陈智强
  • 2篇凌斯祥
  • 2篇廖昕
  • 1篇尹希杰
  • 1篇王虎
  • 1篇李清
  • 1篇伏美燕
  • 1篇刘洋
  • 1篇杨群慧
  • 1篇李江涛
  • 1篇姚会强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黔南下寒武统喳拉沟组黑色岩层风化特征
2013年
黑色岩层是一种广泛分布且具有特殊性质的岩石,探讨黑色岩层的风化特征,为黑色岩层边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黔南三都地区下寒武统喳拉沟组黑色岩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浸泡试验、水质分析试验模拟黑色岩层的水岩化学作用过程,通过黑色岩层风化中的矿物特征、化学成分特征来确定其风化阶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黑色岩层在水岩作用中涉及多个复杂的化学过程,通过溶解、水解、水合作用逐步形成稳定的黏土矿物及次生矿物;黑色岩层的化学风化已完成去Na、Ca阶段,并初步进入中期的去K风化阶段。
李晓宁朱宝龙廖昕李季伟凌斯祥巫锡勇
关键词:矿物特征风化特征
贵州都匀地区黑色岩层边坡风化破坏机理研究
2013年
黑色岩层是具有特殊矿物(黄铁矿)的一套岩石,其风化破坏造成岩体整体结构强度降低,在黑色岩层分布地区,极易使边坡失稳.通过对贵州都匀地区黑色岩层的野外调查、岩样XRD衍射分析、水质调查,认为黑色岩层中含有硫化矿物,易被氧化形成酸性水,从而溶解、溶蚀矿物,扩大溶蚀腔,并使元素流失迁移,生成具有膨胀性的粘土矿物,最终导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降低而发生风化性破坏;黑色岩层边坡中节理裂隙发育并具有富氧水作用下,酸性水沿节理裂隙拓宽岩体结构面,造成其结构空间损伤,从而形成岩体边坡风化破坏的发生;认为黑色岩层边坡风化破坏主要以岩石矿物蚀变作用、节理裂隙溶蚀扩张作用的方式.
李晓宁朱宝龙廖昕李季伟凌斯祥巫锡勇
关键词:边坡风化酸性水
海洋环境中甲烷厌氧氧化机理及环境效应被引量:12
2012年
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AOM)不仅是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最具科学魅力、充满学术争议的问题之一,也是调节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针对包括海洋在内的各种环境中的AOM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迄今为止,对该反应的运作机制仍缺乏足够了解,其中包括该作用对海洋环境和气候系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响机理和程度问题,这说明对于甲烷最重要汇的了解还存在着盲区。以现代海洋地质环境中的AOM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其产生机理、反应底物、电子受体、以及涉及到其中的微生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该作用对于地球环境、气候的影响意义及地质学启示,并尝试展望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点方向,希望藉此能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与重视。
孙治雷何拥军李军李军黄威李清李季伟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细菌天然气水合物
现代海底热液场低温弥散流区微生物生态的研究进展
2012年
现代海底低温热液弥散流区微生物生态的发育情况已经成为当前热液系统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大量的分析表明在低温热液弥散流区赋存着丰富的化能自养微生物,以硫、铁等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取新陈代谢能量,这些微生物的分布与低温热液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低温弥散流区微生物生态、关键地球化学过程与微生物新陈代谢耦合关系的认识。此外,低温热液流体是研究洋壳深部生物圈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地壳内部生命的新陈代谢方式,进而理解地球内部微生物与洋壳内部流体、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李季伟周怀阳彭晓彤陈智强孙治雷李江涛陈顺章力学
关键词:微生物生态深部生物圈
洋底热液喷口系统的微生物成矿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现代洋底热液喷口系统的微生物成矿研究进展是地球自身发展、生命演化、洋底下的生物圈层以及天文微生物探索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近10余年来,随着微电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热液系统微生物成矿研究得以拓展和深入,逐渐成为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当前在全球的热液喷口系统已经发现微生物在包括Fe、Mn、S、Si的氧化物以及硅酸盐矿物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同时热液喷口系统依赖于无机化能代谢活动存在的微生物的矿化成为人们理解生命形式与无机地球相互作用历史的最关键的证据之一,已经从根本上补充甚至修正了生命科学与地球演化的一些核心观点。总结了近年来热液喷口系统微生物成矿研究的最新进展,论述了该环境中微生物成矿的机制和类型,探讨了微生物和部分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现代热液微生物成矿研究的地质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热液喷口微生物成矿过程的理解与重视。
孙治雷何拥军李军李军齐崇阳李季伟
关键词:生物成矿
热液喷口系统中Fe-Si氧化物沉淀体的形成及微生物的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形貌识别以及分子生物学最新研究结果,包括Gallionella ferruginea,Leptothrix ochracea和Mariprofundus ferrooxydans在内的嗜中性Fe氧化菌在现代甚至古代热液喷口系统的Fe氧化物沉积体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现代热液喷口系统而言,还原性羽流进入氧化性海水时形成的氧化还原过渡带是嗜中性Fe氧化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它们能在此环境中与Fe的无机氧化机制展开有效竞争,藉此获取生存所必须的能量。此外,通过静电吸引和表面活性基团的键合作用,细胞能在其表面和附属器官形成Fe氧化物壳层,从而形成与细胞自身相态相似的各种丝缕状结构。丝缕状结构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阻滞热液流体和海水混合,进而在丝缕体交织成的网络内发生传导性热冷却,使流体中的Si达到饱和,在Fe氧化物表面沉淀下来,形成现代热液喷口系统的Fe-Si"二期次"复合生长结构。与现代Fe-Si沉淀类似的古代条带状Fe建造(B IF)沉积体的近期研究成果显示,Fe的来源很可能是前寒武纪时的热液喷口系统。由于B IF形成的海洋环境处于整体缺氧状态,早期营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以及与现代类似的嗜中性Fe氧化菌很可能都参与了这个过程。
孙治雷李军李军黄威黄威崔汝勇
关键词:BIF
珠江口沉积物柱状样的脂肪酸垂向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珠江口3个站位沉积柱的脂肪酸研究结果显示:沉积物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是C16:0,其他脂肪酸包括不饱和脂肪酸、单甲基支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脂肪酸组成表明研究区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细菌和陆源有机质。由于横琴岛附近的HQ1031站位靠近外海,初级生产力较高,因而含较多藻类脂肪酸。离淇澳岛较远的QA-B站位处于河口上缘,陆源物质丰富,初级生产力较低,因此该站位含较多陆源脂肪酸。横琴岛附近HQ1031站位的TOC值和总脂肪酸含量均大于QA-B站位,这两个站位的TOC值与总脂肪酸含量在垂向上的相关性差。横琴岛附近HQ1031站位和离淇澳岛较近的QA-A站位分别在20-22cm和16-18cm处藻类脂肪酸突然大量增加,可能与藻类输入突然增多有关。沉积物中所检测到的能指示厌氧微生物或革兰氏阳性菌的脂肪酸含量高于革兰氏阴性菌,表明珠江口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中以厌氧微生物为主。
伏美燕周怀阳王虎李季伟尹希杰杨伟芳
关键词:脂肪酸珠江口沉积物有机质生物标志物
岩浆过程和热液蚀变对深海橄榄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在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环境中,深海橄榄岩常出露于洋中脊的末端与转换断层附近。其出露和蚀变对大洋岩石圈流变学性质、海洋地球化学储库和洋中脊生态系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深海橄榄岩被动抬升至海底的过程中,经历了减压部分熔融,与迁移熔体、循环海水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等复杂地质过程。了解深海橄榄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机制对探讨深海橄榄岩的岩石成因、蛇纹石化过程、海底超镁铁质岩石中热液系统的发育和热液成矿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洋中脊深海橄榄岩出露的机制,探讨了岩浆过程和热液蚀变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和元素在热液蚀变中的迁移性,认为深海橄榄岩的稀土配分样式受到岩浆作用和热液蚀变的共同作用,而前者作用更显著。
陈智强周怀阳姚会强刘洋杨群慧李杰李季伟孙治雷
关键词:岩浆过程热液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