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道萍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平行因子分析
  • 2篇需氧量
  • 2篇氧量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光谱
  • 2篇有机物
  • 2篇溶解性有机物
  • 2篇三维荧光
  • 2篇三维荧光光谱
  • 2篇水质
  • 2篇水质保护
  • 2篇土壤样品
  • 2篇化学需氧量
  • 2篇光谱
  • 2篇高锰酸
  • 2篇高锰酸盐
  • 2篇高锰酸盐指数
  • 2篇背景值
  • 2篇采样监测

机构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9篇孟凡生
  • 9篇张道萍
  • 8篇薛浩
  • 7篇张铃松
  • 4篇王业耀
  • 2篇杨琦
  • 2篇马广文
  • 1篇姚志鹏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锰酸钾氧化-电动强化修复Cr(Ⅲ)污染土壤被引量:12
2018年
铬渣污染土壤中三价铬[Cr(Ⅲ)]比例较高,为解决常规电动修复方法对Cr污染土壤中Cr(Ⅲ)去除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高锰酸钾氧化-电动强化修复技术。以配制的Cr(Ⅲ)污染高岭土和国内某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施加1 V·cm-1直流电压,采用阴极添加KMn O4溶液的形式氧化Cr(Ⅲ),试验运行96 h。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高锰酸钾氧化,高岭土配土组的总铬去除效率从对照组的32.4%提高到78.4%,铬渣污染土壤组从对照组的20.9%提高到42.6%,添加KMn O4溶液浓度增加,去除效率提高。在电场作用下,阴极加入的高锰酸钾以阴离子形式在土壤中向阳极迁移,Cr(Ⅲ)以阳离子形式向阴极迁移,部分Cr(Ⅲ)形成沉淀吸附在土壤中。高锰酸钾迁移过程中把部分Cr(Ⅲ)氧化为六价铬[Cr(Ⅵ)],Cr(Ⅵ)以含氧阴离子的形式向阳极迁移,Cr(Ⅵ)迁移性好于Cr(Ⅲ),有效控制了Cr(Ⅲ)形成沉淀,从而促进Cr的去除。研究表明,高锰酸钾氧化-电动强化修复技术能显著提高铬的去除效率。
孟凡生聂兰玉薛浩张道萍
关键词:高锰酸钾电动修复三价铬土壤
伊逊河春汛期水质波动原因解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伊逊河春汛期水质波动的主要原因,分别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3月对伊逊河流域进行采样调查,在水环境因子时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使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荧光特征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解析水体污染物的荧光特性和来源特征。结果表明:伊逊河春汛期水质明显恶化,Ⅴ类及劣Ⅴ类水体占比由14.29%升至88.24%,主要超标因子为COD_(Cr)、TP和COD_(Mn);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识别出3种荧光组分〔UVC类腐殖质(C1)、UVA类腐殖质(C2)和类色氨酸(C3)〕,类腐殖质总贡献率接近80%;冰封期和春汛期各采样点位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指数(FI)分别为1.65~1.88和1.49~1.75,自生源指数(BIX)分别为0.76~1.31和0.65~0.99,腐殖化指数(HIX)分别为0.10~7.00和0.40~6.00;春汛期伊逊河水体DOM表现出更强的腐殖性和较弱的近期自生源特性,陆源贡献比例显著提高;荧光参数FI、BIX与DOC、TP、COD_(Cr)和COD_(Mn)等水质参数呈显著负相关(R>0.6,P<0.01),春汛期水体DOC、TP等污染物浓度升高主要受高腐殖质背景、水土流失及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李越薛浩孟凡生张铃松梁朱明张道萍徐静
关键词:平行因子分析溶解性有机物
一种土壤天然成分淋洗-迁移转化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天然成分淋洗‑迁移转化模拟装置,其包括土壤填装模块、喷淋模块和淋洗液循环模拟模块,所述土壤填装模块包括土壤填装槽,所述土壤填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处遮盖有水土分离滤膜,所述喷淋模块用...
孟凡生张铃松张道萍薛浩叶匡旻程佩瑄宋海燕郝瀚
文献传递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判定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水质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判定的方法及应用。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卫星遥感识别流域内背景区;(2)现场踏勘背景区并确定采样监测断面;(3)对所述采样监测断面...
张铃松孟凡生程佩瑄王业耀马广文张道萍薛浩叶匡旻郝瀚宋海燕马俊杰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判定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水质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判定的方法及应用。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卫星遥感识别流域内背景区;(2)现场踏勘背景区并确定采样监测断面;(3)对所述采样监测断面...
张铃松孟凡生程佩瑄王业耀马广文张道萍薛浩叶匡旻郝瀚宋海燕马俊杰
双金属和多金属系统对零价铁利用效率的改进被引量:7
2016年
为解决Fe^0-PRB(零价铁-渗透反应格栅)中Fe0利用效率低、易板结堵塞的问题,分别采用粒径为0.074 mm的试剂铁粉和0.150~0.270 mm的工业铁粉为反应介质,在铁粉表面负载不同比例的Cu或Ni制备Cu/Fe、Ni/Fe双金属和Cu/Ni/Fe多金属颗粒,研究Fe^0、双金属和多金属系统去除Cr(Ⅵ)的性能、机制.结果表明:双金属和多金属系统的Cr(Ⅵ)去除率明显高于Fe^0,试剂铁粉的Cr(Ⅵ)去除率明显高于工业铁粉.反应8 h达到平衡后,试剂铁粉和工业铁粉的Cr(Ⅵ)去除率仅为45%和20%,Cu/Fe双金属、Cu/Ni/Fe多金属的Cr(Ⅵ)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以试剂铁粉和工业铁粉制备的Ni/Fe双金属的Cr(Ⅵ)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6.6%和44.0%.不同负载率的双金属和多金属系统反应过程中可溶的ρ〔Cr(Ⅲ)〕较低.反应后溶液的p H从反应前的5.0升至10.0左右.反应初期ρ(TFe)(TFe为总铁)超过了0.30 mg/L,其余时间均达标.反应过程中ρ(Cu^(2+))均在0.40 mg/L以下,均未检测出Ni^(2+).研究显示,双金属和多金属系统显著提高了Fe0利用效率.
张道萍孟凡生王业耀杨琦
关键词:利用效率
七虎林河流域上游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七虎林河源头区地表腐殖质随着径流的冲刷进入水体,形成了天然有机质(NOM),其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易对河流水质造成影响。为了研究七虎林河中DOM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影响,开展了6次采样,分析了水体及土壤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征参数,利用平行因子(PARAFAC)算法解析了水体DOM的特性及来源。结果表明:七虎林河上游水体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化学需氧量(COD)、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浓度分别为1.4 mg/L±0.2 mg/L、6.1 mg/L±3.0 mg/L、21 mg/L±8 mg/L、7.0 mg/L±3.2 mg/L,BOD 5/COD平均值为0.08,说明流域内水体DOM的可生化性差,对水质影响较小。光谱特征参数紫外吸收系数(SUVA 254)、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生物源指数(BIX)分析结果表明,七虎林河上游云山水库库上林区河段DOM的物质组成与水库及库下河段差异显著。库上河段DOM的芳香碳含量更高、分子量更大、自生源组分含量更低、陆源贡献比例更大、腐殖化程度更高。云山水库及库下河段DOM的芳香性、相对分子量、腐殖化程度和陆源贡献比例均有所下降,且水库断面和库下断面差异不显著。七虎林河下游叠加人为污染后表现出类似的特征。采用PARAFAC算法识别出了3种荧光组分,2种为陆源类腐殖质组分(C1、C2),1种为类色氨酸组分(C3),其中,陆源类腐殖质组分的荧光强度平均占比为81.0%。土壤样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土壤DOM与水体DOM具有类似的组成,水体DOM主要来源于腐殖化后的林区植物凋落物释放的有机物,人为因素对断面DOM的贡献较小。
张家胜孟凡生梁朱明张铃松薛浩张道萍
关键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溶解性有机质平行因子分析
黑龙江流域典型断面水体DOM荧光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为研究黑龙江流域水环境腐殖质的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特征,通过野外调查、静态浸泡试验和动态淋溶试验,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结合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及荧光定量指标,分析水体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和来源特征.结果表明:①ρ(COD Mn)在平水期和丰水期出现了畸高现象,平水期和丰水期水体DOM的相对含量高于冰封期.水体DOM识别出4种荧光组分〔长波段类腐殖酸(C1)、短波段类腐殖酸(C2)、类富里酸(C3)和类色氨酸(C4)〕,其中类腐殖质总贡献率在50%以上,属于类腐殖质主导型.平水期、丰水期和冰封期水体DOM的FI(荧光指数)值分别为1.48~1.61、1.51~1.63和1.52~1.79,BIX(生物源指数)值分别为0.56~0.75、0.55~0.73和0.61~0.92,HIX(腐殖化指数)值分别为5.84~13.42、5.70~15.78和2.84~12.05,表明水体DOM是陆源和自生源贡献相结合,具有自生源特征和强腐殖质特征.②通过静态浸泡试验模拟土壤溶解,识别出5种荧光组分,除C1~C4外,还识别出类酪氨酸(C5);通过动态淋溶试验模拟降雨过程,识别出4种荧光组分(C1~C4).土壤DOM的荧光特性与水体DOM相似,表明水体DOM与土壤DOM具有相似的来源.③3个水期各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均与ρ(DOC)呈线性相关.其中,C1、C2和C3的荧光强度与ρ(DOC)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平水期、丰水期、冰封期C1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2、0.8524和0.9568,C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83、0.2659和0.8784,C3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82、0.8025和0.9545;但C4的相关系数差别较大,分别为-0.0644、0.0219和0.8474,说明类腐殖质荧光组分是DOC的主要来源.研究显示,黑龙江流域水体DOM以类腐殖质为主,水体DOM具有强腐殖质特征,源头水的背景值较高.
张道萍张铃松孟凡生王业耀杨琦薛浩叶匡旻
松花江流域氮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解析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氮污染较为严重的流域之一,为了研究松花江流域氮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来源,结合松花江流域2003—2018年国控断面NH 4+-N、TN及相关指标的监测数据和典型断面采样检测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松花江流域ρ(NH4^+-N)、ρ(TN)和ρ(COD Mn)的历史变化趋势,利用Origin 8.0软件绘制了ρ(NH4^+-N)、ρ(TN)和ρ(COD Mn)的沿程分布图及水期规律图,并采用氮氧稳定同位素技术解析了水体中氮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①松花江流域城市污染排放对水体氮浓度具有较大影响,城市下游断面氮浓度远高于城市上游断面,并且松花江流域支流氮浓度高于干流.②时间维度上,松花江流域水体中不同水文期ρ(NH4^+-N)和ρ(TN)变化规律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ρ(COD Mn)变化规律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③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90.0%的断面ρ(NH4^+-N)呈下降趋势,62.5%的断面ρ(TN)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断面主要集中在支流伊通河、阿什河上.④13个典型采样断面δ15 N-NO3(硝酸盐氮同位素)和δ18O-NO3(硝酸盐氧同位素)值域范围分别为1.52‰~11.15‰、-13.82‰~1.32‰,水体氮主要来源于含氮肥料、土壤侵蚀造成的有机氮输入以及人畜排泄物和城市生活污水输入.研究显示,近15年来松花江流域干流水体氮污染情况呈好转趋势,但重要支流水体氮污染仍严重,城市污染排放是流域水体氮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需要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及化肥和粪肥等农业面源输入的管控.
叶匡旻孟凡生张铃松姚志鹏薛浩程佩瑄张道萍
关键词:NHTN同位素源解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