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华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5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GFR-ERK)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不详。因此,本文对该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张芹奥婷肖淑英许娜张瑞华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缺血性脑血管病
- 手康复训练设备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分别与手指对应的若干指部训练器,指部训练器分别套设在手套的指套内,指部训练器包括指跟搭板、指肚搭板以及指尖搭板,指肚搭板包括基板和伸缩板,指跟搭板和基...
- 张芹张瑞华奥婷肖淑英
- 文献传递
- 表皮生长因子协同体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急性期的保护性作用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协同体(EGFC)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急性期的作用,为其临床转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低剂量EGFC组(2μg)、中剂量EGFC组(20μg)、高剂量EGFC组(200μg)。制备MCAO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3h后腹腔给药,24h后处死,采用TTC染色测定梗死体积;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计算湿干比;ELISA检测脑组织中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MCAO组相比,不同剂量EGFC组梗死体积均减小,当给予EGFC 200μg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CAO组相比,不同剂量EGFC组脑组织含水量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炎性因子,与Sham组相比,MCAO组和低剂量EGFC组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CAO组相比,中、高剂量EGFC组3种炎症因子的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剂量EGFC组相比,中、高剂量EGFC组3种炎症因子的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GFC对MCAO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保护作用也增强。
- 张芹奥婷肖淑英许娜渠静张君张瑞华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后终点为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0~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组,≥3分为临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房颤史、溶栓时间窗、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卒中分型、溶栓前血压、血小板、血糖、血脂、TSH、C反应蛋白、凝血指标、早期症状改善(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改善≥40%或0~1分)、溶栓后脑出血等因素,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以上因素与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211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预后良好者117例(55.5%),预后不良者94例(44.5%)。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溶栓前血糖、TSH、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溶栓前NIHSS分级、溶栓后24小时病情改善、溶栓后脑出血、TOAST分型、OCSP分型、房颤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是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OR=1.064,95%CI:1.001~1.131,P=0.045)、溶栓前NIHSS分级(OR=4.126,95%CI:1.739~9.791,P=0.001)、溶栓前血糖(OR=1.210,95%CI:1.041~1.406,P=0.013)、OCSP分型(OR=0.210,95%CI:0.077~0.526,P=0.001)、溶栓后24小时病情改善(OR=25.834,95%CI:6.566~101.637,P=0.000)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OCSP分型等基线资料及溶栓后24小时病情改善等因素可独立预测溶栓3个月的临床预后。
- 肖淑英童燕娜孟繁花杜会山张芹奥婷张瑞华
-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临床预后影响因素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151例,预后终点为发病3个月后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其中0~2分(预后良好组)77例,≥3分(预后不良组)74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溶栓时间窗、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前脑卒中分型、早期症状改善、溶栓后脑出血等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溶栓前血糖、C反应蛋白、溶栓前NIHSS评分≥9分、心房颤动、溶栓后脑出血等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1.262,95%CI:1.075~1.482,P=0.005)、OCSP(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OR=0.203,95%CI:0.066~0.628,P=0.006)、溶栓前血糖(OR=1.264,95%CI:1.042~1.532,P=0.017)、溶栓后24h症状改善(OR=25.764,95%CI:5.131~129.361,P=0.000)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溶栓前NIHSS评分、OCSP分型、溶栓前血糖及溶栓后24h症状改善等因素是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肖淑英童燕娜孟繁花杜会山张芹奥婷张瑞华
-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C反应蛋白质脑出血
- 消化专科护理在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急重症,急诊内镜下止血在临床上已被越来越普遍地采用,成为急性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内镜下钛夹止血术被广泛接受、肯定和使用。其快速、微创、安全的优势较其他止血方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临床急诊工作中。诸多患者因此受益。本文就急诊内镜下钛夹止血术的医护配合及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进行总结。
- 许娜渠静张芹奥婷肖淑英张君张瑞华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术中配合护理
- 肠道菌群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8年
- 肠道菌群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已经成为众多研究的热点。这些高度多样化、数量庞大的肠道菌群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肠道菌群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食物的消化和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以及炎症等。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渠静许娜张君奥婷张芹肖淑英张瑞华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肠道菌群神经递质细菌移位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8年
- 谈晓牧耿晓坤王艳玲张瑞华杜明艳孟繁花张伟东魏建朝杜会山
- 关键词:脑梗塞同型半胱氨酸预后
- 一种手康复训练设备
-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分别与手指对应的若干指部训练器,指部训练器分别套设在手套的指套内,指部训练器包括指跟搭板、指肚搭板以及指尖搭板,指肚搭板包括基板和伸缩板,指跟搭板和基板上...
- 张芹张瑞华奥婷肖淑英
- 文献传递
- HMGB1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8年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在哺乳动物体内广泛表达的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与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oll样受体等相互作用,促进炎性因子分泌、肿瘤细胞生长和迁移等。HMGB1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通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激活血小板功能等促进卒中的发生。脑卒中发生后,HMGB1可能通过调节卒中后的炎症反应等促进卒中病情的进展。在脑卒中后期,HMGB1还可能参与脑组织的修复过程。未来,深入研究HMGB1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可能为脑卒中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提供新的思路。
- 奥婷张芹肖淑英许娜渠静张君张瑞华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OLL样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