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宇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海拔对巫山竹贤核桃果实表型和油脂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分析研究了巫山竹贤3个海拔(1 300、1 600、1 800 m)处的核桃果实表型、油脂品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巫山竹贤核桃平均含粗脂肪62.70%,其油中亚油酸48.33%、油酸25.90%、棕榈酸21.21%、硬脂酸2.41%、亚麻酸2.09%,以不饱和脂肪酸(76.37%)为主;海拔间果实质量、核果质量、仁质量、出仁率、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在10%以上,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海拔1 600 m以下时,海拔升高有利于核桃果实的果皮增厚、果壳增多、果实和核果增重,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增加,而海拔增至1 800 m时,核桃的生长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受到抑制;果实表型和油脂品质部分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可根据果实表型初步推断油脂品质。3个海拔中,1 600 m处产出的核桃果实表型和油脂品质均最优,可作为进一步育种和栽培的备选材料。
- 倪亚兰辜夕容邓雪梅刘颖旎杨世雄张泽宇代军帅陈华周丰武王玉书
- 关键词:核桃脂肪酸海拔
- 菲反硝化降解菌群的富集及其群落结构解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从潜在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的油田区域采集土壤样品,以菲为唯一碳源且添加硝酸根的培养基来富集土壤中的菲反硝化降解菌群.随后,通过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测定了获取的富集菌群中反硝化相关功能基因(硝酸还原酶基因nar G、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 S)的丰度,并通过Illumina Mi Seq测序对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获取到的3个菌群(PDN-1、PDN-2和PDN-3)12 d内对菲的降解率分别为45.18%、34.04%和25.92%.各富集培养菌群中nar G的丰度均高于nir S,且菲降解率最高的PDN-1中的反硝化相关基因丰度较低.Illumina Mi Seq测序结果表明,菲降解率最高的富集菌群PDN-1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各富集菌群中的优势菌门,且Proteobacteria在3个富集菌群PDN-1(97.78%)、PDN-2(96.57%)、PDN-3(93.90%)中的比例均最高.变形菌门的Pseudomonas(γ-Proteobacteria)和Methylophilus(β-Proteobacteria)则是各富集菌群中最大的优势菌属,前者为公认的PAHs降解菌,而后者则为能够利用还原型"一碳化合物"的特殊菌属.细菌多样性与菲的降解率呈正相关,表明菲的反硝化降解可能是多种细菌参与的共同结果.上述结果可为揭示典型PAHs反硝化降解的微生物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深入研究反硝化与菲代谢的偶联机理打下基础.
- 黄星云张泽宇熊苏雅王镱洁王明霞周志峰
- 关键词:定量PCRILLUMINAMI
- 反硝化菌群的萘代谢与反硝化偶联机制被引量:1
- 2018年
- 为探寻反硝化与萘代谢过程的偶联机制,从潜在PAHs(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污染的土壤中富集获取了萘的反硝化降解菌群.通过Illumina Mi Seq测序对其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并研究其萘代谢过程中反硝化电子受体[硝酸根(NO_3^-)、亚硝酸根(NO_2^-)]浓度、气态还原产物[氧化亚氮(N_2O)、氮气(N_2)]产生速率及反硝化微生物相关的nar G(periplasmic nitrate reductase gene)和nir S(cd1-nitrite reductase gene)基因丰度的动态变化.Illumina Mi Seq测序结果表明,变形菌门中的Pseudomonas是该富集菌群中丰度最高的菌属.富集获取的萘反硝化降解菌群9 d内对萘的降解率为49.11%,培养初期(1~3 d)及末期(7~9 d)萘的降解速率无差异,但它们均显著高于培养中期(3~7 d)的降解速率(P<0.05).培养期间,培养液中NO_3^-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而NO_2^-积累出现在第1~3 d.培养的3~9 d,NO_2^-浓度迅速下降,但在培养中期(3~7 d)未检测到气体产生,只在培养末期(7~9 d)检测到明显的N2O[3.39μg·(L·h)-1]和N2[8.97μg·(L·h)-1]的产生.在培养期间nar G及nir S基因的丰度均随培养时间而上升,表明该富集菌群中反硝化微生物丰度的逐渐增加.综上,NO_3^-还原过程及随后的NO_2^-还原过程等产气过程均可能与萘的厌氧降解过程相偶联,该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萘的反硝化代谢机制打下基础.
- 张泽宇王明霞程永毅周志峰
- 关键词:反硝化厌氧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