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伟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亚稳态
  • 2篇奥氏体
  • 2篇奥氏体不锈钢
  • 2篇不锈
  • 2篇不锈钢
  • 1篇堆焊
  • 1篇钝化
  • 1篇钝化膜
  • 1篇应力
  • 1篇应力腐蚀
  • 1篇应力腐蚀开裂
  • 1篇油管
  • 1篇输油
  • 1篇输油管
  • 1篇锥齿轮
  • 1篇紫铜
  • 1篇马氏体
  • 1篇马氏体转变
  • 1篇拉应力
  • 1篇冷变形

机构

  • 5篇中国兵器工业...
  • 2篇包头稀土研究...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北奔重型汽车...

作者

  • 5篇刘素芬
  • 5篇张志伟
  • 3篇王凡
  • 2篇孙远东
  • 2篇李兆杰
  • 1篇刘江
  • 1篇温铁丽
  • 1篇王力杰
  • 1篇赵豫东
  • 1篇刘海柱
  • 1篇刘晓斌
  • 1篇万君

传媒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国防技术基础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30408奥氏体不锈钢膨胀节的失效原因分析及组织表征
2019年
本文研究了S30408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膨胀节由于在冷变形过程中诱发马氏体转变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膨胀节波峰处的失效特征为脆性开裂;该处冷变形量较大,形变诱发的铁磁相马氏体数量较多,导致该处材料硬度高,塑性、韧性低,是其脆性开裂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该膨胀节波峰处,未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冷变形,造成该处冷变形量较端部大,主要以马氏体转变及其变形为主,形变诱发的数量较多马氏体为铁磁相,从而使膨胀节应对环境结构变形的能力不足,安装使用后,因不能满足环境结构的应力变化而导致其发生开裂现象。
张志伟刘素芬李兆杰王凡孙远东张杨
关键词: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冷变形马氏体转变
精锻机锤头失效分析
2017年
本文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硬度测试仪等手段对径向精锻机锤头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锤头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过程中,在几何形状变化的部位对应力集中的作用估计不足、堆焊层缺陷以及堆焊时对锤头基体材料的损伤比较大,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性能,从而使其过早失效。
刘素芬王力杰李永峰张志伟
关键词:锤头表面堆焊剥落
304奥氏体不锈钢腐蚀失效原因分析及组织表征被引量:10
2019年
本文研究了304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管由于腐蚀环境中的氯元素打破了不锈钢本身的自我平衡,形成的腐蚀现象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不锈钢管的失效特征为腐蚀失效;该处氯元素达到一定浓度,从而破坏了该不锈钢管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打破了不锈钢管本身的自我修复平衡,致使其发生点腐蚀,进而形成点腐蚀孔,最终导致泄漏故障发生。分析认为,氯元素能优先有选择地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这些活性阴离子首先吸附在不锈钢管表面氧化膜的某些特定点上,生成微小的点蚀坑,一旦点蚀坑长成,随着腐蚀的进行,锈层和垢层一起在点蚀坑口沉积形成一个闭塞电池,并对氧化膜产生破坏作用,形成齐纳击穿效应。
张志伟刘素芬李兆杰王凡孙远东张杨
关键词: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钝化膜
T3紫铜输油管断裂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某电厂用T3紫铜输油管使用约半年时间发生断裂失效。采用宏观检验、断口微观分析、能谱分析、金相检验的方法,对该紫铜输油管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输油管的断裂类型属于应力腐蚀开裂;管内的长效润滑油中含有应力腐蚀敏感介质硫和氯元素,且输油管弯曲部位存在较大拉应力,导致该紫铜输油管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王凡刘素芬张志伟刘晓斌赵豫东温铁丽
关键词:紫铜输油管腐蚀介质拉应力应力腐蚀开裂
汽车主减锥齿轮的失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根据齿轮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断裂,对其采样后进行了金相组织、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显微组织粗大是该齿轮轮齿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而晶粒粗大表明该齿轮在渗碳淬火过程中出现过热,即热处理温度太高。
刘海柱刘江万君刘素芬张志伟
关键词:齿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