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赫 作品数:8 被引量:12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TKA术后患肢屈曲位对隐性出血和活动度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TKA术后患肢不同体位对术后隐性出血量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n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TKA术后患肢体位对术后隐性出血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5月,同时查阅所获取的参考文献索引。两名研究者对检索收集到的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筛选。采用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活动度、发生深静脉血栓率作为评价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RCT,1 7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肢屈曲位作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对TKA术后减少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降低量、输血率和增加关节活动度有显著帮助。 孙赫 吴栩 曹学伟关键词:TKA META分析 活动度 非编码RNA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进行性和退行性关节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中老年患者[1]。其主要特征包括关节软骨退化、软骨下骨增厚、滑膜炎症和骨赘形成,主要症状是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1-2]。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3]。近年研究对OA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关注,揭示了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调节软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平衡方面的潜在重要作用。 李震 李泽晖 孙赫 魏锦强 曾宪中 王小超 万超 曹学伟关键词:骨关节炎 软骨下骨 中老年患者 滑膜炎症 非编码RNA 软骨细胞 川芎嗪干预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20b的表达 被引量:15 2018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嗪能明显降低骨关节炎关节液中NO、前列腺素E2水平,对减轻骨性关节炎的炎症有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20b表达水平,并探讨川芎嗪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嗪高剂量组、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后4组通过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制作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川芎嗪100 mg/kg和50 mg/kg,阳性对照组灌服塞来昔布24 mg/kg;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干预6周后取材,分别行鼠软骨大体组织学评分、qR T-PCR检测软骨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20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软骨Mankin评分: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较正常组高(P<0.05),较模型组低(P<0.05),且川芎嗪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2)川芎嗪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较正常组上调(P<0.05),较模型组下调(P<0.05),且川芎嗪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3)川芎嗪各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组的miR20b表达均较模型组上调(P<0.05),其中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高剂量组;(4)提示:川芎嗪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可能通过上调软骨中miR20b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促进软骨的修复。 谢平金 余翔 余翔 余翔 柴生颋 陈群群 曹学伟关键词:川芎嗪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软骨 软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黄老消肿膏”贴敷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关节周围肿痛及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附50例临床资料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黄老消肿膏贴敷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及外周血炎症因子、血沉、D-二聚体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需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吲哚美辛巴布膏贴片外敷伤口周围,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黄老消肿膏外敷伤口周围。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3、7、14 d时患肢肿胀程度、皮肤周围温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血浆D-二聚体以及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 d、7 d时治疗组患者患肢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术口周围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CRP、血沉及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术后7 d时治疗组患肢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黄老消肿膏与吲哚美辛巴布膏外敷均能有效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黄老消肿膏在早期作用更为明显,效果更稳定,同时黄老消肿膏在早期抑制炎症反应和抗凝血方面表现出比吲哚美辛巴布膏更好的效果,能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陈叶群 曹学伟 陈红云 孙赫关键词:膝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 牛膝治疗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讨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牛膝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先通过TCMSP、Batman-TCM、DrugBank数据库及手工检索获得牛膝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然后与从Drugbank等6个数据库挖掘的骨关节炎疾病靶点匹配,经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拓扑学分析,再分别用ClueGO和R软件包clusterProfiler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 4.2和PyRx软件对活性成分和主要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22个牛膝潜在活性成分和203个靶蛋白,收集到205个骨关节炎疾病靶点,得到29个牛膝治疗骨关节炎的关键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牛膝治疗骨关节炎涉及趋化因子代谢、吞噬作用调节等多个生物过程,以及涉及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炎症反应等多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提示牛膝治疗骨关节炎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IL6、PTGS2、VEGFA、TNF、TP53有良好的亲和力。结论牛膝治疗骨关节炎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牛膝可能通过多条通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与目前牛膝治疗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相符。 魏锦强 孙赫 曹学伟 徐逸生 李春花 吴柯柯关键词:骨关节炎 牛膝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近20年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4 2021年 背景:近20年,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领域的研究逐年增多,而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缺乏计量分析研究来了解此领域的发展趋势。目的:基于知识图谱的方法,了解中国近20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并探索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方法:以2000至2019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年度发文量、期刊分布、基金分布和被引频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机构和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及聚类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与结论:①近20年,中国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的研究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家级基金资助的文献逐渐增加,外文发文量也增长迅速,高质量的研究不断出现;②该领域以基础研究为主,探讨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的作用机制,主要代表药物为补肾、活血和柔肝中药等,其中补肾法是治疗软骨疾病的主要疗法;③作者和机构虽然有开展一定的合作,但仍存在研究力量较分散、跨区域合作相对不足、缺乏影响力大的团队或领军人物等问题,如戴七一团队主要研究揉髌手法和逍遥散对软骨的影响,李荣亨团队主要研究复元胶囊对骨关节炎软骨影响等;③根据研究热点的变化可分为2000至2005年的早期中西医结合防治软骨疾病的探索阶段,2006至2013年的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动物和细胞实验阶段,2014至2019年的中医针灸特色技术作用机制研究和中药与组织工程结合运用阶段;④而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文章预测未来将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等微观领域和组织工程软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等再生医学领域开展更多研究,而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合作成果将不断涌现。 魏锦强 黄登承 曹学伟 周建伟 孙赫 李泽晖关键词:软骨 CITESPACE 骨性关节炎 文献计量学 “骨、筋、肌肉”三位一体对膝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8 2018年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局部疼痛、晨僵、肿胀、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的畸形,并最终可导致残疾的风险,据其证候特点属于中医学"膝痹病"、"骨痹"、"痹证"等范畴,该病核心病机为本痿标痹,以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为本,以腠理空虚易感风寒湿邪、瘀血阻滞筋络为标,主要病位在软骨,但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应涵盖骨、筋、肌肉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故笔者分别就对KOA"骨、筋、肌肉"三者关系认识、不同发病因素对"骨、筋、肌肉"的影响,以及在KOA临床治疗中的对"骨、筋、肌肉"的调节三方面说明"骨、筋、肌肉"与KOA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等密切关系,为"骨、筋、肌肉"三位一体理论在指导认识KOA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谢平金 史桐雨 柴生颋 柴生颋 曹学伟 万雷 林勇关键词:中医药 膝骨关节炎 肌肉 川芎嗪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BMP-2、Smad1及BMP-2mRNA、Smad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模型关节软骨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Smad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川芎嗪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膝关节炎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纳入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川芎嗪高剂量组、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行灌,正常组和模型组行等量生理盐水治疗6 w,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分别行HE切片软骨Mankin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BMP-2、Smad1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BMP-2mRNA、Smad1mRNA的变化。结果各组软骨Mankin评分中,川芎嗪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较空白组高(P<0.05),均较模型组低(P<0.05),且川芎嗪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P<0.05)。正常组、川芎嗪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中软骨BMP-2、Smad1及BMP-2mRNA、Smad1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川芎嗪高剂量组BMP-2、Smad1及BMP-2mRNA、Smad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川芎嗪低剂量组其表达则均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上调早期KOA大鼠BMP-2mRNA及Smad1mRNA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BMP-2及Smad1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关节软骨退变、修复软骨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谢平金 史桐雨 梁桂洪 梁桂洪 曹学伟 柴生颋关键词:川芎嗪 骨形态发生蛋白-2 SMA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