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耐药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2篇假单胞菌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铜绿...
  • 1篇亚胺培南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医学生
  • 1篇医院感染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手卫生
  • 1篇手卫生认知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酶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李武平
  • 3篇刘冰
  • 3篇孙慧英
  • 2篇徐修礼
  • 2篇马春丽
  • 2篇王丽娟
  • 2篇史皆然
  • 1篇宋向阳
  • 1篇白艳玲
  • 1篇王庆军
  • 1篇王颖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76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B类碳青霉烯酶与耐药现状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调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其B类碳青霉烯酶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该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76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情况,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结果 7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ICU、神经内科ICU、烧伤科,分别占36.8%、25.0%、13.2%;所检菌株对多黏菌素B敏感,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50株携带VIM基因,17株携带IMP基因,2株携带SIM基因,膜孔蛋白基因均未检出。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及泛耐药现象严重,其原因可能与多耐药基因表达及膜孔蛋白缺失有关,耐药基因以VIM、IMP为主,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蔓延。
王丽娟李武平史皆然徐修礼刘冰孙慧英马春丽
关键词:亚胺培南碳青霉烯酶细菌外膜蛋白质类抗药性
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手卫生认知调查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手卫生的认知情况。方法2008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0名大学四年级医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疗机构手部卫生指南》制定,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四年级一个班为研究对象,于课后集中发放问卷,现场作答并回收。结果医学生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低,客观题正确率仅为41.5%。手卫生的内容、手卫生目标、手卫生标准、医院环境的划分正确率分别为12.7%、19.1%、30.9%、12.7%。会造成手部污染的情况、查房时需洗手的情况、手套种类的选择、手套是否可以代替洗手等题的正确率分别为59.1%、60.9%、51.8%、91.8%。结论医学生手卫生知识缺乏,学校与医院联合起来进行手卫生等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势在必行。
王颖李武平刘冰孙慧英宋向阳王庆军
关键词:医学生手卫生医院感染医学教育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属革兰阴性杆菌,为一种能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菌属。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院内感染监测(NNIS)报告指出:从1990年1月到1 996年3月,铜绿假单胞菌在所有院内感染致病菌中排第5位,在革兰阴性菌中排第2位[1]。我国全国性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NPRS)数据显示:
王丽娟徐修礼史皆然刘冰孙慧英白艳玲马春丽李武平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