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标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Fenton氧化法预处理并提高垃圾渗沥液可生化性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沥液进行预处理.基于响应面法研究了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沥液的处理效能,考察了初始pH值、H_2O_2投加量和[H_2O_2]/[Fe^(2+)]摩尔比对TOC去除率的影响,并拟合了TOC去除率与三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同时,通过三维荧光和凝胶色谱比较了Fenton处理前后渗沥液的可生化性.结果发现,渗沥液中类富里酸等难降解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B/C比从0.1左右升至0.25.研究表明,Fenton氧化法可有效改善垃圾渗沥液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条件.
- 肖惠群顾早立陶智伟叶标夏四清
- 关键词:垃圾渗沥液FENTON响应面法可生化性
- 化学絮凝预处理对A/O-MBR处理养猪沼液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为探讨化学絮凝预处理对后续A/O-MBR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A/O-MBR工艺和化学絮凝—A/O-MBR工艺处理养猪沼液。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化学絮凝预处理,A/O-MBR工艺的出水平均COD从292mg/L下降为191 mg/L;MLVSS/MLSS从0.43升高至0.76,污泥活性明显提升。A/O-MBR工艺膜污染较重,反冲洗效果较差,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均高于化学絮凝—A/O-MBR工艺。浓差极化阻力和滤饼层阻力是两工艺膜过滤阻力增加的主要因素。
- 冯亮赵明周礼杰夏四清叶标
- 关键词:化学絮凝膜污染
- 磷酸铵镁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磷酸铵镁(MAP)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对影响氨氮去除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Cl2与K2HPO4的组合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为磷氮比(以摩尔比计,镁氮比同)>初始pH>搅拌时间>搅拌速率>镁氮比。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MAP法的适宜条件:磷氮比1.2,初始pH 9.50,搅拌时间4min,搅拌速率100r/min,镁氮比1.1,此时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在此条件下,获得的MgNH4PO4.6H2O(即鸟粪石)沉淀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出水pH在7.2~7.4。对经MAP法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出水进行一段时间的生物处理,工艺运行稳定,不存在曝气孔堵塞问题。
- 叶标胡青周礼杰冯亮夏四清
- 关键词:磷酸铵镁法垃圾渗滤液正交试验影响因素
- 新型包埋污泥EPS吸附小球对含Cd^(2+)废水吸附性能的研究
- 2013年
- 运用包埋法在吸附小球内包埋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制备新型吸附小球,研究新型EPS吸附小球的吸附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性能表征;主要考察溶液的pH、温度、EPS投加量及Cd2+的初始浓度对小球吸附性能的影响,建立小球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包埋了EPS的吸附小球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对Cd2+的吸附效果更好,且该过程符合Langmuir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方程;吸附量与溶液的pH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在Cd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60 mg/L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小球对Cd2+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吸附反应,在包埋了EPS后,小球对Cd2+的最大吸附量由之前的45.31%提高到了64.78%。
- 周云周礼杰叶标夏四清
-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比表面积动力学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