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月

作品数:6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城镇化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农业
  • 1篇贷款
  • 1篇抵押
  • 1篇抵押融资
  • 1篇支农
  • 1篇融资
  • 1篇省级数据
  • 1篇省际
  • 1篇省际面板
  • 1篇省际面板数据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特色农业
  • 1篇特色农业发展
  • 1篇农村
  • 1篇农村产权
  • 1篇农业贷款
  • 1篇农业发展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6篇刘明月
  • 5篇张卫国
  • 1篇许秀川
  • 1篇辛旅洁

传媒

  • 2篇城市问题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西部论坛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关联——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
2015年
文章根据1985-2013年四川省的数据,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四川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影响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四川省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的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冲击效应,但财政支农的冲击效应随着时间逐渐减弱,而农业贷款的冲击效应随着时间逐渐增强。
田逸飘刘明月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业现代化熵值法协整检验
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关联及其区域差异——省际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基于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发展间的动态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双向的正向影响关系,但相互影响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性;长远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对科技创新贡献大于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贡献,而经济次发达地区的情况却与之相反,且整体存在较大差异。
田逸飘许秀川辛旅洁刘明月张卫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PVAR
特色农业发展的减贫效应——基于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渠道的对比被引量:16
2017年
利用2002-2014年全国17个烤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比分析特色农业发展通过收入增长渠道和经济增长渠道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特色农业发展能够通过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渠道有效地促进农村贫困的减缓,但收入增长的减贫效应高于经济增长,并且两个渠道的减贫效应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特色农业发展与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未能形成正向的互动关系,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应加大财政支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城镇化的包容性发展。
张卫国田逸飘刘明月
关键词:特色农业减贫效应经济增长
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的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被引量:6
2016年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是盘活农村"沉睡资产"的重要渠道,也是增加农民财产收入的重要途径,而产权抵押物变现难是目前制约我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农村产权流转存在刚性制度约束、农村产权的有效市场需求和流动性不足及其确权成本高且操作难,导致农村产权抵押物的收储与管理难、价值发现难、价值评估难和价值变现难。应完善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的法律支撑体系,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构建包括资产管理中心、信息中心、交易中心、价值评估中心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并完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以有效破解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难困境,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发展。
田逸飘张卫国刘明月
关键词: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价值评估价值变现
城镇化进程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5
2018年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选取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产出等8项指标,利用改进熵值法对30个省份的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借鉴Kaya恒等式,利用LMDI分解法实证分析了城镇化进程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观测期内各省份的科技创新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但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要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从全国整体来看,城镇化进程对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呈正向促进作用,但其并不是主要的驱动因素,相比之下城镇化因素中贡献最大的是人口城镇化;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是人口城镇化,但东部的整体影响较弱;西部的主要贡献因素是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并且城镇化因素的总体效应超过了非城镇化因素,是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则是空间城镇化。
田逸飘刘明月张卫国
关键词:城镇化区域科技创新LMDI模型
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耦合协调度测度——基于省级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0
2017年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属于较不协调水平,且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阶梯式分布特点,依次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且在空间上总体呈逐步优化态势;经济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逐步缩小,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呈逐步扩大之势。
田逸飘张卫国刘明月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耦合协调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