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凌杰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霍山地区4种石斛属植物的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利用AP-PCR方法对4种霍山来源的石斛属植物基因组DNA进行了多态性分析,从75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种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随机引物,通过PCR扩增共获得250条DNA片段,其中呈多态性的片段数为165条,占扩增条带数的66%,显示了霍山来源的石斛植物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利用NT-syspc分析软件对不同石斛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它们的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4种霍山来源的石斛品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之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3,其中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8,它们与串珠石斛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和0.61,与霍山石斛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3和0.58;但是,相对于形态接近的铜皮石斛,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的亲缘关系更近。
- 金国虔蔡春海于凌杰李萍叶波平
- 关键词:石斛属植物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遗传多态性
- 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木榄遗传多态性及其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变化对木榄的DNA遗传多态性的影响。方法利用RP-PCR技术分析中国南部3省6个红树群落中木榄的DNA遗传多态性,并与6个群落环境因子数据对比。结果在扩增到的1277个DNA片段中,25.5%的DNA片断呈现多态性变化:聚类分析显示,来自于山口、高桥、东寨港以及三亚红树群落的木榄可聚为一支(群落间遗传相似系数大于0.90),文昌和特呈岛木榄分别属于另外两支(与上述4个红树群落的遗传相似系数小于0.90,二者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小于0.85);环境因子数据的聚类分析显示,这6个红树群落可分为4支,其中东寨港和文昌为一支,高桥和特呈岛为一支,山口以及三亚分别属于另外2支。结论地理位置的差异是导致木榄遗传水平出现多态性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于凌杰金国虔叶波平
- 关键词:木榄RAPD环境因子聚类分析
- 五种海桑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利用AP-PCR技术对来自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5种海桑属植物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由选用的46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908个DNA片段,其中有403个DNA片段分别为不同种海桑所特有的,占总扩增条带数的44.4%,呈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它们是海桑属植物不同种间潜在的分子标记。以NT- SYSpc分析软件对这5种海桑属植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种海桑属植物可聚类为3个组,其中Ⅰ组有海桑和拟海桑,Ⅱ组有无瓣海桑和海南海桑,Ⅲ组仅包括卵叶海桑一种,与传统的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认识。
- 蔡春海金国虔于凌杰吴梧桐李萍叶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