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玉文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声疗法
  • 1篇去交感
  • 1篇左心
  • 1篇左心功能
  • 1篇温度场
  • 1篇消融
  • 1篇消融术
  • 1篇疗法
  • 1篇交感
  • 1篇梗死
  • 1篇斑点追踪成像
  • 1篇斑点追踪成像...
  • 1篇META分析

机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姚沅清
  • 2篇黄晶
  • 2篇黄玉文
  • 1篇钱俊
  • 1篇刘地川
  • 1篇朱叶锋
  • 1篇邓昌明
  • 1篇谭杰
  • 1篇熊波
  • 1篇张登庆

传媒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检索于2015年10月10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3D-ST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加权均数差(WMD)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合并统计量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2篇,包含551例心肌梗死患者和431名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组患者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环向应变(GC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AS:WMD=8.58,95%CI 6.32~10.83,P<0.001;GLS:WMD=5.78,95%CI4.32~7.24,P<0.001;GRS:WMD=-15.93,95%CI-18.17^-13.68,P<0.001;GCS:WMD=6.13,95%CI 4.34~7.92,P<0.001)。结论 3D-STI可客观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功能。
谭杰黄晶黄玉文姚沅清熊波朱叶锋
关键词:心肌梗死META分析
超声导管肾去交感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索自行研发10.0 MHz超声导管以不同参数组合消融肾动脉周围神经时温度场的分布, 并观察在体条件下不同剂量声能产生的去交感神经效果。方法 超声导管消融犬离体肾动脉, 以针式热电偶检测不同声功率消融不同时间时距肾动脉内膜不同距离处的温度。选择温度≥51℃的组合行活体消融。测量消融前及消融后1周的血压, 取肾动脉及周围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肾动脉周围温度与消融功率及时间呈正相关,各组温度均在5 mm处达峰值。1.5 W×30 s消融组、3.0 W×15 s消融组及3.0 W×30 s消融组在5 mm、7 mm处达有效消融温度。消融1周后消融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为(8.77±0.78)mmHg/(6.44±0.60)mmHg, (9.78±1.86)mmHg/(6.36±1.49)mmHg, (13.34±1.75)mmHg/(12.20±2.44)mmHg(P〈0.05)。肉眼观测肾动脉周围无损伤, HE染色见肾周围神经空泡样变。结论 10.0 MHz超声导管消融肾周围神经, 在距内膜5-7 mm处达有效温度;在体实验初步证明其应用于肾去交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查才环黄晶钱俊姚沅清张登庆黄玉文邓昌明刘地川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超声疗法温度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