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君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滁州市2000-2004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 2006年
- 目的研究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监测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所有麻疹个案调查资料及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558例麻疹疑似血清标本中,麻疹IgM(+)263份,标本阳性率47.1%;全市年平均发病率1.77/10万;以春夏两季为发病高峰;5-14岁年龄期发病占57.9%;确诊病例中有咳嗽、卡他症状、结膜炎3项典型症状者只有53.6%。结论滁州市处于高度散发与偶然局部爆发的麻疹流行态势。加强麻疹监测力度,实施强化免疫策略是今后的工作方向。
- 韩茂昌穆娟娟张勇陈德惠黄卓君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 滁州市2008—2022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 2023年
- 目的分析滁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滁州市2008—2022年艾滋病监测数据,用年度百分比变化(APC)评价变化趋势。结果滁州市2008—2022年艾滋病新发现1626例,年均新发现率2.40/10万,新发现率呈上升趋势(APC=14.77%),死亡率2008—2014年呈上升趋势(APC=17.23%)、2015—2022年呈下降趋势(APC=8.19%);新发现病例男女比4.6∶1,25~59岁占68.1%,农民占33.5%;男性占比呈上升趋势(APC=1.46%);新发现病例数居前3位是定远县(16.7%)、凤阳县(16.1%)和明光市(14.6%),农村占49.7%;非婚异性接触的感染方式占55.0%,通过检测咨询发现者占29.5%。结论滁州市艾滋病新发现率呈上升趋势,应针对高发人群和高发地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阻断HIV传播。
- 梁彬王昱苒李越黄卓君
- 关键词:艾滋病病例分析疾病控制
- 滁州市2018年HIV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滁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现状,探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滁州市2018年在治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362例,对其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检测和基因型耐药检测,分析HIV/AIDS免疫学和病毒学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359例HIV/AIDS接受了HIV病毒载量检测,333例病毒载量小于1000 cps/ml,病毒抑制率92.7%。362例HIV/AIDS病例治疗后和治疗前CD4^(+)T淋巴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759,P<0.001);治疗后不同病毒载量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53,P<0.001),其中<50 cps/ml组与50~1000 cps/ml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大于基线值(Z=-11.441,P<0.001;Z=-3.65,P<0.001)。26例HIV/AIDS病例病毒载量>1000 cp/ml,8例耐药,耐药率为2.2%(8/359)。结论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细胞免疫水平。
- 黄卓君郭颜艳张晓敏吴建军
- 关键词:HIV/AIDS抗病毒治疗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