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亚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黄土高原
  • 3篇复垦
  • 1篇断面法
  • 1篇适宜性
  • 1篇数对
  • 1篇梯田
  • 1篇土地复垦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适宜性
  • 1篇土地适宜性评...
  • 1篇土地整理
  • 1篇土方
  • 1篇土方工程
  • 1篇土方工程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物理
  • 1篇土壤物理性质
  • 1篇坡改梯
  • 1篇坡改梯工程
  • 1篇黄土高原沟壑...

机构

  • 4篇国土资源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陈亚伟
  • 3篇郭思岩
  • 2篇刘学录
  • 2篇冯永忠
  • 1篇景生鹏
  • 1篇岑国璋
  • 1篇马亚琴

传媒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区废弃窑洞复垦潜力分析——以甘肃省西峰区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以甘肃省西峰区为研究区域,在对研究区域靠崖式窑洞、胡同式窑洞及地坑院窑洞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指数和法与适宜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适宜性评价,按照潜力系数进行潜力级别划分,进而分析研究区域废弃窑洞的复垦潜力。结果表明:废弃窑洞的复垦利用方向主要取决于窑洞的类型、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复垦技术和投入水平,按此评价,西峰区废弃窑洞土地总面积为4 731.96 hm2。靠崖式窑洞复垦潜力相对较小,胡同式及地坑院窑洞复垦潜力巨大,废弃窑洞的复垦可有效增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
景生鹏陈亚伟郭思岩缐国敏
关键词:复垦
黄土高原废弃窑洞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选择了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污染程度、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坡度和地表稳定性8项指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废弃窑洞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胡同式废弃窑洞,除土壤有机质为中等适宜等级外,其余7项指标均达到非常适宜等级;靠崖式废弃窑洞的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地表坡度、地表稳定性4项指标为中等适宜等级,其余4个评价指标均达非常适宜等级,两种类型的废弃窑洞均适宜进行土地复垦;土壤性质对两种类型的废弃窑洞的土地复垦均没有明显的限制,但在土地复垦工程和复垦后的土地利用中需要考虑改善土壤有机质的措施;地表坡度和地表稳定对胡同式废弃窑洞的土地复垦不存在限制性影响,但对靠崖式废弃窑洞的土地复垦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影响,需要采取工程以及生物措施来改善地表坡度和塌陷对复垦后土地利用的不利影响.
冯永忠陈亚伟缐国敏刘学录岑国璋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坡改梯工程中田块设计参数对土方工程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断面法研究了坡改梯工程中田面设计参数与土方工程量的关系,采用灰色模型对典型田块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随着田块坡度的不断增大,田坎高度也随之增大,并且田坎高度以小于4.5 m为宜;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坎倾角、田面坡度是影响土方工程量的决定因素,其中,田面宽度的设计应控制在10~40 m 之间,田面宽度过小则田坎占地宽过大,经济效益不高,也不适宜机械操作;随着田面坡度的不断增大,最小土方工程量也在不断增大。
陈亚伟马亚琴缐国敏郭思岩刘学录
关键词:土地整理梯田断面法
黄土高原不同利用类型废弃窑洞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评价不同利用类型废弃窑洞复垦的适宜性,在甘肃省西峰区随机选取胡同式和靠崖式废弃窑洞样点6个,布设剖面15个,采集土样150个,以研究不同窑洞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窑洞利用方式对土壤质地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土壤容重具有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在窑洞利用过程中均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两种废弃窑洞的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相似,均呈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在土壤表层(小于20cm)的范围内,废弃窑洞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20cm以下的土层,废弃窑洞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建议废弃窑洞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应采用恢复土壤结构、改变土壤孔隙性等有利于土壤利用天然降水的农艺措施.
陈亚伟冯永忠郭思岩缐国敏
关键词:复垦土地利用土壤物理性质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