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新型硅烷偶联剂对溶聚丁苯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采用自制的5种新型硅烷偶联剂作为白炭黑表面处理剂,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进行补强研究。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热混炼时间以及热混炼温度对SSBR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Si69、Si75处理后的白炭黑补强SSBR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5种新型硅烷偶联剂为白炭黑处理剂制备的补强SSBR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优于用Si69、Si75制备的SSBR硫化胶;采用Si1502为白炭黑处理剂制备的SSBR硫化胶的撕裂强度高于采用Si69、Si75为白炭黑处理剂的;采用Si1503和Si1504为白炭黑处理剂的补强硫化胶的撕裂性能与采用Si69、Si75为白炭黑处理剂的相当。采用Si69和Si75为白炭黑处理剂制备的硫化胶的适宜混炼温度在130~140℃,采用自制5种新型硅烷偶联剂为白炭黑处理剂制备的SSBR硫化胶的最适混炼温度均在120℃左右,大幅降低了胶料的混炼温度;采用Si69、Si75、Si1501、Si1502为白炭黑处理剂的补强SSBR胶料的最佳混炼时间为8 min,而采用Si1503、Si1504、Si1605为白炭黑处理剂的补强SSBR胶料的混炼时间则为10 min。
- 郭震孙钦超郭香尹伟光滕上崔孟忠
-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橡胶补强
- 二甲基硅基封端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反应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在结构表征的基础上,采用二甲基硅基封端的含不同SiO(Ph)_2链节数的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SiH-n)与Vi-MDT硅树脂进行固化反应并测试了固化反应速度和DSC曲线,研究了该系列低聚物的硅氢加成反应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该系列低聚物链节数的增加,其硅氢加成反应活性逐渐降低,且SiH-2低聚物的反应活性非常稳定。
- 王传萍郭震郭香尹伟光崔孟忠陈维吴军庄恒东姜云
- 关键词:低聚物硅氢加成反应活性
- 新型乙烯基丙基MT硅树脂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16年
- 以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MViMVi)和n-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在酸催化下进行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4种乙烯基丙基MT硅树脂;测试了性能并采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硅树脂的n(R):n(Si)为1.45-1.68,数均摩尔质量为2 318-3 258 g/mol,摩尔质量分布系数为1.8445,动力黏度为380-4720 mPa·s,折射率为1.4375-1.4415,产物收率均达95%以上。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动力黏度和折射率均随n(R):n(Si)增大(即M/T增大)而减小,摩尔质量分布变窄。
- 袁崇凯王传萍郭震崔孟忠
- 新型功能性硅烷及硅氧烷低聚物的研究进展
- 2018年
- 综述了近年来部分新型功能性硅烷及硅氧烷低聚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部分新型含硫、氮烷氧基硅烷,二芳胺基二硅氧烷和二芳胺基三硅氧烷,二胺基二硅烷及二氮杂硅烷以及含氢硅油交联丁苯橡胶等的研究进展。
- 郭震孙钦超郭香尹伟光滕上崔孟忠
- 关键词:功能性硅烷硅氧烷低聚物
- 新型功能性硅烷及硅氧烷低聚物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近年来部分新型功能性硅烷及硅氧烷低聚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部分新型含硫、氮烷氧基硅烷,二芳胺基二硅氧烷和二芳胺基三硅氧烷,二胺基二硅烷及二氮杂硅烷以及含氢硅油交联丁苯橡胶等的研究进展。
- 郭震孙钦超郭香尹伟光滕上崔孟忠
- 关键词:功能性硅烷硅氧烷低聚物
- 含氟有机硅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综述了近年来含氟有机硅材料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氟硅单体、氟硅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应用情况;展望了氟硅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 王传萍袁崇凯郭震崔孟忠
- 关键词:氟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