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延敏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栽培
  • 6篇小麦
  • 6篇高产
  • 5篇栽培技术
  • 2篇栽培对策
  • 2篇生育
  • 2篇生育特性
  • 2篇强筋
  • 2篇强筋小麦
  • 2篇高产创建
  • 2篇成建制
  • 1篇单产
  • 1篇多目标决策
  • 1篇盐稻8号
  • 1篇优质强筋
  • 1篇优质强筋小麦
  • 1篇玉米
  • 1篇玉米高产
  • 1篇质量指标
  • 1篇三高栽培

机构

  • 7篇沛县农林局
  • 2篇沛县农业技术...
  • 2篇徐州生物工程...
  • 2篇徐州市农业局

作者

  • 9篇郭延敏
  • 4篇范学东
  • 2篇张朝显
  • 2篇易杰忠
  • 2篇李文红
  • 2篇田厚军
  • 2篇秦越华
  • 2篇周忠军
  • 1篇张尊沛
  • 1篇陆正丽
  • 1篇刘琛
  • 1篇耿立新
  • 1篇徐艳
  • 1篇周为民
  • 1篇宋长伟
  • 1篇封文雅

传媒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优质强筋小麦苏徐2号的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栽培对策被引量:1
2006年
依据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理论,对苏徐2号小麦高产栽培的具体要求与技术进行了试验与研究,初步明确了苏徐2号高产形成的群体、个体质量指标与特征,以及相应的栽培调控技术,提出了苏徐2号高产栽培应主攻亩穗数,使Ⅰ、Ⅱ蘖位分蘖从伸出期到拔节期的叶龄与干物质积累必须达到相应的指标。
郭延敏范学东宋长伟
关键词:质量指标栽培
淮北地区稻棵套播强筋小麦生育特性及栽培对策被引量:1
2006年
稻棵套播小麦生产技术在小麦生产上已应用多年,水平不断提高,为淮北微山湖低洼地区稻麦两熟持续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多年生产、试验、实践,总结了淮北地区稻棵套播强筋小麦的生育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对策:生产上抓好选用抗冻性强的冬性、半冬性强筋小麦品种,适期适量套播,合理运筹肥水、防止高脚苗、修复内外三沟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六项关键技术。
范学东田厚军郭延敏
关键词:强筋小麦
沛县万亩小麦示范片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0年
在农业部、江苏省农委"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的带动下,2009年沛县农技人员在湖西农场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因地制宜,综合运用了种子播前处理、科学播种、合理用肥、及时浇水、全程管理等栽培技术,获得亩产642.1kg的好成绩。
耿立新郭延敏徐艳
关键词:小麦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基于多目标关联分析的作物新品种区试综合评估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就作物区试品种性状的综合评估,提出了多目标关联分析法,该方法不仅客观实际的反映了作物品种的应用价值,而且较好的解决了以往对区试综合评估这一有较大难度的问题,为育种、科研、推广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手段,也为生物系统的优势因素分析、单因素试验综合评述等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分析方法。
周忠军田厚军易杰忠张尊沛封文雅郭延敏
关键词:综合评估多目标决策
小麦成建制高产创建生产技术被引量:4
2013年
介绍了沛县湖西农场小麦万亩示范区的主要高产技术措施,以期指导该地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
李文红秦越华陆正丽郭延敏张朝显
关键词:小麦成建制高产
小麦万亩单产超600kg群体特点及栽培技术
2014年
介绍了徐州地区沛县小麦成建制667 hm2规模连片单产超过9 000 kg的产量构成及其特点、主要生育形态指标,明确了小麦新品种济麦22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径,提出了小麦超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
李文红秦越华张朝显郭延敏
关键词:小麦成建制超高产栽培技术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07年
介绍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如选用良种、适期播种、精细播种、合理密植、适时灌溉、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吴传华范学东郭延敏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盐稻8号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7年
本文根据我县近几年引进、示范、推广盐稻8号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盐稻8号的生育特性,提出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广大水稻种植户参考。
吴传华范学东郭延敏刘琛
关键词:水稻盐稻8号栽培技术
小麦精播“三高”栽培技术的实践与应用被引量:11
2005年
小麦精播“三高”栽培技术的研究,依据了小麦的生物学原理,针对淮北小麦分蘖成穗、穗分 化、籽粒灌浆特征,从减少播量,降低基本苗,精细播种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调控优化技术的实施, 提高群体质量,促进库容发育挖掘单株综合生产潜力,从而达到群体高质量,个体高素质,种植高效 益的“三高”目的,形成了完善的精播“三高”栽培体系。
周忠军董全才郭延敏易杰忠周为民
关键词:小麦精量播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