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柞蚕
  • 1篇柞蚕幼虫
  • 1篇槲树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黄酮
  • 1篇黄酮类
  • 1篇黄酮类化合物
  • 1篇发育时期
  • 1篇SSR-PC...
  • 1篇SSR标记
  • 1篇DNA
  • 1篇不同发育时期

机构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王学英
  • 2篇叶青雷
  • 2篇藏楠
  • 1篇王玲玲
  • 1篇石生林
  • 1篇陈丹
  • 1篇张涛
  • 1篇孙佳
  • 1篇李群

传媒

  • 1篇蚕业科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槲树DNA 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槲树(Quercus dentata Thunb.)基因组DNA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Tap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了槲树模板DNA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μL):60ng模板DNA,2mmol/LMg2+,0.075U/μLTaq酶,0.4mmol/L dNTP,引物浓度0.1μmol/L。对槲树DNA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进行了梯度试验,最佳退火温度为51.3℃。
叶青雷王玲玲藏楠陈丹王学英
关键词:槲树SSR标记正交设计
不同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柞蚕幼虫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变化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了柞蚕幼虫体内的总黄酮含量,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料液比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进而研究了柞蚕幼虫体内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品种、生长发育阶段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60%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固液比为1:40,在70℃回流3h的提取工艺条件较好;同一龄期的起蚕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稍高,在不同龄期间,随着龄期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在蚕品种间存在差异。
藏楠王学英孙佳李群石生林张涛叶青雷
关键词:柞蚕幼虫黄酮类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