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鹏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红曲液态发酵生产橙、黄色素及其色调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从大量红曲菌中初选出了10株菌落颜色偏黄的菌株,并对其摇瓶发酵所得到的色素提取液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其色素的特性。对色素提取液做了全波长扫描,测定了各发酵液色素的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和OD值,并计算了色价和色调。通过发酵条件的控制,这10株红曲菌的发酵液中主要色素是黄色素、橙色素或橙黄二者所组成的混合色素,而没有红色素。从中挑选出高产黄色素和橙色素的红曲菌株Monascus sp.961和Monascus sp.W1,其发酵液色价分别为200U/mL(黄色素)和436U/mL(橙色素),并对其色素提取液做了硅胶薄层层析分离,进一步明确了这2株红曲菌所产色素的类型。此研究为红曲黄、橙色素的大规模生产开发及应用奠定基础。
- 黄艳王璐毛鹏牛国强张薄博许赣荣
- 关键词:红曲菌黄色素
- 碳、氮源对红曲黄色素色价和色调值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对红曲黄色素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究,红曲菌sjs-6发酵所得红曲黄色素,仅在420nm处有单吸收峰。不同碳源种类对色素产量有较大影响,对产色素种类影响不大;氮源对黄色素种类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有机氮源可促使橙、红色素的产生,而无机氮源更有利于单产黄色素。发酵进程曲线显示,72~120h,菌体量处于稳定水平,是红曲菌sis-6产黄色素的关键时期,120h之后随着碳源耗尽,菌体自溶,产色素能力下降,色价保持稳定。通过正交实验可得,当以6%(w/v)玉米淀粉为碳源,0.4%(w/v)硫酸铵为氮源时,培养基初始pH为5.0,发酵温度为30℃时,发酵144h,黄色素色价可达378U/mL。产量是国内现有报道水平(100U/mL)的3倍多。由于菌株非突变株,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由此,为实现红曲黄色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毛鹏张薄博许赣荣
- 关键词:红曲黄色素发酵条件色价正交实验
- 溶氧对红曲菌发酵生物合成橙色素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研究了溶氧对红曲菌在发酵罐中生物合成橙色素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通气量和搅拌转速以达到不同溶氧水平,考察不同溶氧水平下红曲菌w1夏在10 L发酵罐中生产橙色素的情况,并将优化后条件放大至50 L发酵罐中。结果表明,不同通气量水平下底物消耗、p H值和溶氧情况相似,但最终橙色素色价不同,基本上呈现出随通气量增加,色价呈现上升趋势;搅拌转速升高,菌体量和色价均随之升高,但涨幅不大;50 L罐中菌体生长和橙色素合成结果验证了10 L罐结果。在大规模生产时应尽可能采用高的通气量和适宜的搅拌转速,达到较高的溶氧水平,以利于菌体生长和橙色素合成。
- 张慧娟朱效刚毛鹏牛国强赵杰许赣荣
- 关键词:红曲发酵条件色价溶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