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 作品数:27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用于观察螃蟹蜕壳的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观察螃蟹蜕壳的装置,包括蟹盒和设置在蟹盒内部用于螃蟹移动的盒腔,所述盒腔的底壁上固定设有用于放置螃蟹饲料的放料板,且所述放料板内设有用于提醒添加饲料的压力感应装置,所述盒腔的一侧内壁上连接设有用于为对盒...
- 肖国强黄晓林蔡景波张磊滕爽爽李敏陈然
- 文献传递
- 高蛋白配合饲料替代饲喂对拟穴青蟹肠道菌群的影响
- 2023年
- 为探明蟹公寓养殖模式下,高蛋白配合饲料替代杂鱼饲喂对拟穴青蟹菌群的影响,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养殖过程中不同饵料组拟穴青蟹的肠道菌群结构。结果显示,各饵料组中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拟杆菌门,占操作分类单元总数85.84%以上。不同饵料组共有细菌操作分类单元(695个)占总数的18.92%,其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95.39%。主坐标分析显示不同饵料组肠道菌群的群落结构未产生显著分化。共现性网络分析显示,随养殖过程推进,微生物互作网络复杂度降低。功能预测分析显示,细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转运和分解代谢等功能主要在养殖前期出现显著性差异,而养殖后期饵料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蟹公寓养殖过程中,不同饵料会对拟穴青蟹的肠道菌群造成影响。与杂鱼组相比,高蛋白配合饲料在维持肠道菌群多样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未显著影响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
- 苏贵森李敏陈然胡高宇肖国强蔡景波蔡景波
- 关键词:拟穴青蟹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 基于保活和品质变化规律分析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贮藏过程中的代谢特性被引量:3
- 2018年
- 研究缢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4±1℃,0±1℃,5±1℃,10±1℃,25±1℃)贮藏的存活率、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糖原、粗脂肪、粗蛋白和灰分)、生化特性(挥发性盐基氮、p H、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及Ca^(2+)-ATPase活力)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下,缢蛏的存活时间分别为0 d、11 d、9 d、5 d、3 d。不同温度条件贮藏过程中,缢蛏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基本保持稳定,消耗能量物质时以糖原为主粗脂肪为辅。贮存11 d后,糖原下降幅度约为54.86%~69.45%,其次粗脂肪下降幅度约为21.69%~28.92%。p H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缢蛏的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温度(0±1℃、5±1℃、10±1℃、25±1℃)贮藏期间,分别在11 d、9 d、7 d、5 d、2 d缢蛏TVB-N值接近海水贝类最大可接受限值15 mg/100g;缢蛏的菌落总数分别于7 d、5 d、3 d、2 d接近4.7 log(CFU/g)。研究表明,(0±1)℃无水保活期间缢蛏营养损失和生化特性变化均较缓慢,且保持良好的鲜活状态。
- 胡园李敏方军郑伊诺曾国权陆荣茂柯爱英朱洁
- 关键词:缢蛏贮藏温度保活
- 不同饲料对冬棚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全虾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以初始体重(0.60±0.24)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为研究对象,通过10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不同品牌商品饲料(F1、F2、F3)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及虾体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摄食F1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F2和F3组(P<0.05)。凡纳滨对虾全虾的粗蛋白以SF1组最高(41.42%±0.51%),粗脂肪以SF2组最高(0.59%±0.01%)。饲料F1和F3组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F2组(P<0.05),但对凡纳滨对虾全虾的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摄食F3组的凡纳滨对虾全虾EPA和DHA含量显著高于F1和F2组(P<0.05)。从总体上可以看出,投喂F1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
- 胡园陈琛曾国权於俊琦陈劲飞李敏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营养成分
- 一种基于牡蛎壳的生物滤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牡蛎壳的生物滤坝,包括位于两个堤岸之间的若干个滤坝,每个所述滤坝均包括有基座与两个水生植被层,所述基座的中部设置有阻拦坝,所述基座于阻拦坝的两侧均设置有多层结构的滤料体,每个所述滤料体远离基座的一侧均...
- 黄晓林滕爽爽张翔肖国强蔡景波李敏蔡逸龙
- 文献传递
- 三种农药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
- 2018年
- 农药的广泛使用是导致全球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本实验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对中华大蟾蜍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分别为4.06 mg/L、9.84 mg/L、358.71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41 mg/L、0.121 mg/L、3.58 mg/L。该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上述农药对中华大蟾蜍的慢性毒性效应奠定了基础。
- 周志豪陈星星陆荣茂许凯伦李敏
- 关键词:农药中华大蟾蜍蝌蚪急性毒性
- 贮藏温度对泥蚶存活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泥蚶的存活率、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糖原和粗脂肪)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0±1)℃无水保活期泥蚶营养损失和生化特性变化较缓慢,泥蚶保持良好的鲜活状态。不同贮藏温度下,泥蚶的水分均有所增加,粗蛋白、糖原含量整体有所降低,与(0±1)℃变化情况不同,其他贮藏温度下粗脂肪含量均有所降低且变化幅度大于(0±1)℃。
- 李敏许凯伦吴越周朝生陆荣茂胡园
- 关键词:泥蚶保活
- 养殖与野生鮻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比较
- 2024年
- 为探究养殖与野生鮻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并分析“跑道”养殖鮻和野生鮻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等指标。试验结果显示,“跑道”养殖鮻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野生鮻(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鮻(P<0.05),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跑道”养殖鮻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鮻(P<0.05),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以及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P<0.05)。依据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鮻肌肉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甲硫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跑道”养殖鮻(101.39)>野生鮻(82.79)。“跑道”养殖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脂肪酸不饱和度显著高于野生鮻(P<0.05),而饱和脂肪酸含量、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低于野生鮻(P<0.05)。“跑道”养殖鮻和野生鮻分别检测出18种和29种挥发性化合物,野生鮻肌肉中关键风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风味更丰富,而“跑道”养殖降低了鮻肌肉中部分呈现不愉悦气味的化合物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跑道”养殖模式改善了鮻肌肉氨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
- 李敏胡高宇滕爽爽黄晓林张翔肖国强
- 关键词:肌肉营养成分不饱和脂肪酸
- 温岭隘顽湾海水养殖区池塘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
- 2024年
- 为了解温岭隘顽湾海水养殖区池塘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了2020年6月—2023年5月温岭隘顽湾海水养殖区池塘水体中pH、盐度、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4)-N)、亚硝酸盐氮(nitrite nitrogen,NO_(2)-N)、硝酸盐氮(nitrate nitrogen,NO_(3)-N)、活性磷酸盐(soluble active phosphors,DIP)、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等海水水质质量指标,并研究了其水质质量状况。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温岭隘顽湾养殖区池塘调查期间水质各检测指标均能达到海水养殖水排放二级标准要求,DIN、DIP和COD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要求。利用富营养化指数法(eutrophication index method,E)、潜在性富营养化法(N/P原子比),研究发现,E值范围为0.09~1362.93,均值为92.87,处于较高的富营养化状态;N/P范围为0.11~463.15,平均为28.22,水体营养级为Ⅲ,呈现富营养状态。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知,第一主成分相关指标主要是NH4-N、NO_(2)-N、DIP,且NH_(4)-N与NO_(2)-N,NO_(2)-N与DIP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 陈军胡高宇陈飞蔡逸龙陈然沈海钰李敏
- 关键词:海水养殖富营养化指数主成分分析
- 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被引量:14
- 2017年
- 通过16S rRNA基因片段高通量测序研究了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东星斑(Plectropomus leopardus)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体细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其中养殖塘、固液分离池、沉淀池和蛋白分离池中主要优势细菌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紫外消毒池和补氧池中则以a-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为主,而生物滤池中两者比例接近,均为优势种群。从养殖塘到补氧池细菌多样性指数先降低后升高,生物滤池中达到最高值,之后再次下降至紫外消毒池中达到最低值,补氧池中有所回升。PCoA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水在紫外消毒前后其细菌群落组成有着明显的差异。水质理化指标检测表明,经过净化处理后,循环系统的养殖水溶解氧含量上升,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并维持在较低的浓度。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磷酸盐、pH、溶解氧和温度等指标可能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相对较大,但未发现两者间有很显著的相关性,这可能与实验样本较少有关。
- 吴越马建忠郑伊诺许凯伦李敏陈星星胡园曾国权黄振华
- 关键词: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水体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