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主题

  • 1篇找寻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意义
  • 1篇青春
  • 1篇文化归属
  • 1篇灵魂
  • 1篇命意
  • 1篇孤独
  • 1篇观音
  • 1篇《赛德克·巴...
  • 1篇《观音山》

机构

  • 2篇山东女子学院

作者

  • 2篇李敏

传媒

  • 2篇电影文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观音山》:孤独的存在与意义的找寻
2012年
生命与存在、孤独与死亡、青春和梦想是艺术表现永恒的主题,电影《观音山》对这些主题有它自己的阐释与思考:像常月琴这种灵魂孤独的人,到底是生存还是死亡才能体现生命存在的意义?而对于南风、丁波、肥皂这类虽失意但仍然有追求的年轻人来讲,对爱情与梦想、青春自由的追寻,构成他们存在与奋斗的全部意义。《观音山》无关信仰与重建,而是关乎寻找,无论是南风那一群张扬叛逆的轻狂少年,还是中年丧子、心灰意冷的常月琴,他们都在苦苦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
李敏
关键词:孤独青春生命意义找寻
《赛德克·巴莱》的灵魂归属与身份认同
2013年
《赛德克·巴莱》表面上是讲述台湾原住民抗日的影片,实质上它关乎灵魂、信仰与选择,是一部以抗日的名义寻求灵魂归属与身份认同的影片。影片的主要人物对灵魂归属有着不同的追求:莫那·鲁道宁肯输掉身体,也决不让灵魂无所皈依;花冈兄弟自始至终都在两种文化中痛苦地纠结着;铁木·瓦力斯游荡在族群仇恨中无法自拔。这些不同的信仰与追求,体现出殖民时代复杂的文化归属与身份认同。
李敏
关键词:《赛德克·巴莱》灵魂文化归属身份认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