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列列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然科学总论一般工业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绿片岩剪切流变及破坏试验研究
- 2019年
- 为揭示高应力状态下绿片岩的剪切流变及其破坏特性,针对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址区超埋深、高地应力等显著特征,采用排孔切割等特殊方法制备试样,利用岩石剪切流变仪对绿片岩试样开展了剪切流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大多数应力水平下,剪切变形在历时48 h后基本趋于稳定。②当试验进行到最高一级剪切载荷后,片理面出现大位移滑动而迅速破坏,各试件从最后一级加载到出现大位移破坏经历的时间差异较大;根据最后一级剪切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时间关系曲线的特点,可划分为两种破坏曲线类型。③绿片岩的极限长期强度与瞬时强度相比有较明显的降低,强度效应主要表现在c值的降低,而对f值影响相对较小。④强度比τ∞/τ与法向应力有明显相关性,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该比值越来越大。
- 任海峰卓莉来结合李列列何江达
- 关键词:绿片岩锦屏一级水电站
- 岩石巴西圆盘复合型断裂力学特征及空间效应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对Ⅰ-Ⅱ型复合型断裂的力学特征进行研究,选用石膏岩制作单裂纹直切槽巴西圆盘作为室内试验的研究对象。采用位移伺服方式对巴西圆盘进行加载,并对荷载和位移进行监测。根据室内试验得出的峰值应力和复合型断裂力学相关理论,计算出对应的断裂韧度值。选用能模拟裂隙演化的离散元软件PFC3D对室内试验进行模拟,在加载方式上选用更为合理的点墙加载方式,以代替传统的墙体加载方式。根据不同加载角β直切槽巴西圆盘室内试验结果,对数值模拟试验的试件细观参数进行标定,分别从宏观和细观上分析直切槽巴西圆盘的力学特性,PFC3D数值试验破坏过程中展现出与巴西圆盘试验一致的细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0°β75°时,断裂韧度差值K_Ⅰ-K_Ⅱ与加载角β呈线性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建立荷载峰值与加载角β的关系表达式,可预测不同加载角β下的荷载峰值;3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裂隙尖端拉压临界角大于2维经典理论结果,误差范围在4%~7%之间,且拉压临界角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由圆盘边面到跨中截面逐渐增加,增加幅度为0.7°;随着加载角β的增加,直切槽周围最大张拉应力点由尖端向圆盘中心偏移,且偏移量单调增加,全截面由受压逐渐转变为受拉;不同断裂形式的空间效应存在差异,Ⅱ型断裂的空间效应最小,巴西劈裂最显著。
- 李列列卓莉邵江肖明砾谢红强
- 关于“非贯通节理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讨论被引量:1
- 2016年
- 《岩土工程学报》2016年3月第38卷第3期刊登了"非贯通节理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一文[1](以下简称"原文"),阅后学习到了不少东西,但一点疑问;《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7月第22卷第4期"含非贯通裂隙岩体介质的损伤模型"一文[2]有相同的疑问,故提出与作者刘红岩教授商榷。
- 李列列卓莉刘志勇
- 关键词:损伤本构模型节理岩体单轴压缩裂隙岩体岩体损伤
- 考虑非贯通节理损伤演化岩体复合本构模型被引量:7
- 2017年
- 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力学特征与完整岩石相比有较大差异.为推导非贯通节理岩体在单轴压缩下的复合损伤本构模型,采用修正自洽方法考虑不同损伤变量之间的复合.从附加应变能增量和损伤应变能释放量相关联的思路出发,采用等效直线裂纹作为节理裂隙损伤演化轨迹,分别计算细观损伤、初始节理和节理裂隙损伤演化引起的附加应变能;基于Betti能量互易定理,引入自洽方法考虑节理裂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逐条添加节理的方法对传统自洽方法进行修正,得出岩体不同受力阶段细观、初始节理和节理裂隙损伤演化的复合损伤本构模型;将本构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现有文献的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构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规律一致,随着节理个数增加,初始弹性模量和荷载峰值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为一致;节理裂隙的损伤演化对岩体的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考虑节理裂隙损伤演化的理论应力应变曲线和荷载峰值与室内试验结果更为吻合,有效验证了复合损伤本构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 李列列肖明砾卓莉袁泉何江达
- 关键词:本构模型单轴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