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自动采样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自动采样器,包括:采样标准框,具有边缘和由边缘围成的采样区域;可移动支撑架,设置成沿所述的采样标准框的边缘可水平移动;采样拭子,设置于所述的可移动支撑架,所述的采样拭子设置成相...
- 苏瑾倪骏陈健张莉萍郑毅鸣张莉君李竹高剑晖丁一辰张琳王凯徐毅游嘉梁吴卉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建设项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试行)》实施效果评价
- 2021年
- 【目的】对《上海市建设项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评价报告评分表”,比较《规范》实施前后空调卫生评价报告质量。【结果】《规范》实施后,空调卫生评价报告总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t=3.164,P=0.002);在各项目评分中,格式、总论、工程分析和建议结论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3.701、2.012、2.152、2.450,均P<0.05);《规范》实施前后,评价过程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结论】《规范》实施后,空调卫生评价报告质量显著提高。
- 郑毅鸣陈健张莉萍丁一辰倪骏徐毅
- 关键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卫生管理
- 上海市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现况调查
- 2022年
-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行业总体能级水平提出建议,为相关政策和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4—6月,对上海市开展公共卫生技术服务的社会机构和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问卷调查,收集2019年度开展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的业务量和市场供需,以及截至2020年6月在6大类40项传染病防治检测技术服务细分领域能力参数的储备情况。结果 被调查机构2019年全年共提供31 763次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社会委托性质技术服务为主要需求方,出具社会委托性质报告占报告总数的78.3% (24 859份),社会机构为该领域检测技术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出具报告占报告总数的73.1%(23 207份)。截至2020年6月,能力储备率最高的是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82.7%),最低的是消毒灭菌设备项目(11.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总体能力储备率(50.0%)高于社会机构(25.9%),在医疗器械及物品细菌学监测、消毒剂项目的能力储备率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会机构存在差异(P<0.05)。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综合性能监测/化学监测能力参数尚为“零能力储备”。结论 上海市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检测技术服务能力储备已有一定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体能力储备高于社会机构。细分领域能力储备不均衡,部分能力欠缺有待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会机构共同作为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提供方,发挥各自优势特点,依托质量控制中心平台,共同提升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能力水平,促进传染病防治领域检测技术服务行业发展。
- 徐毅
- 电焊烟尘中金属成分的生物可及性特征及其在暴露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电焊烟尘中主要金属成分在模拟肺液的生物可及性,并结合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吸入暴露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各金属成分的暴露水平。方法于2022年12月,使用扫描电镜分析电焊烟尘的微观形貌特征,采用体外模拟方法分析各金属成分在模拟正常和肺部炎症状态下的肺液中的生物可及性,并结合EPA吸入暴露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各金属成分的暴露水平。结果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烟尘中主要金属成分为铁(Fe)、锰(Mn)、锌(Zn)、钛(Ti)、铝(Al)、铜(Cu)、铬(Cr)、镉(Cd)、镍(Ni)和砷(As),在模拟正常肺间质液中生物可及性分别为0.82%~1.84%、5.07%~9.41%、4.52%~7.23%、5.10%~8.67%、20.48%~29.60%、5.27%~9.83%、4.80%~7.56%、0.07%~1.08%、6.48%~13.84%和33.02%~42.81%。在模拟肺部炎症状态下的肺液中上述金属成分生物可及性分别为14.79%~27.45%、34.53%~46.11%、35.31%~59.13%、16.45%~22.51%、60.78%~76.51%、26.58%~34.12%、15.32%~25.87%、2.0%~5.7%、34.77%~43.33%和71.34%~88.36%。与正常肺间质液中比较,金属成分在模拟炎症状态下肺液中的生物可及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金属成分的日均暴露量(ADD)由高到低依次为Mn、Fe、Zn、Ti、Al、Cu、Cr、As、Ni、Cd;其中Mn在两种模拟肺液中的ADD均超过其吸入参考限值(>50倍);Ti、Cr在模拟肺部炎症状态下的ADD超过参考限值(>1.3倍)。结论电焊烟尘中金属成分的暴露水平及危害评估中应关注金属成分的生物可及性特征。
- 于曼唐颖宁勇徐毅陶晨怿张霞
- 关键词:电焊烟尘金属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实施情况调查及问题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对《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7—10月,采用分层多级抽样方法和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疾控系统、卫生监督系统、住建系统、检测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专业机构的标准应用情况,获得有效问卷91份。结果本调查涉及全国26个城市91家专业机构。标准应用情况调查显示,日常应用以检测机构为主,每周至少应用一次的机构占18.68%,常用指标为甲醛(91.21%)、苯(68.13%)、氨(62.64%)、甲苯(57.14%)、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57.14%)。检测能力调查显示,19项指标中检测能力不足10项的机构占31%,甲醛检测能力具备率为91.21%,苯并(a)芘检测能力具备率仅为28.57%。指标分类管理、增加PM2.5指标、适当优化采样和检测的仪器方法是修订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社会公众对标准的知晓率为43.82%,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为73.8%。结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整体合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是标准日常应用的主体,标准修订应重点关注指标和方法的完善。
- 张霞徐毅高剑晖苏瑾徐东群雷苏文郭常义
- 关键词: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检查表法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检查表法应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中的有效性。[方法]使用检查表法对37个项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使用SPSS 19.0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约1/3项目存在室内间接吸取新风、与污染源距离较近、冷凝水管未设置水封、机房堆放杂物等现象,仅16.2%项目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无项目设置清洗消毒窗口。医疗机构、商业建筑及公共交通项目同一检查项的评价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场所各检查项的评价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在运行中存在一定卫生问题,而检查表法可以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中予以推广完善。
- 张莉萍倪骏陈健陈良徐毅刘哲
-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
- 上海药物研发行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
- 2023年
- 目的 了解上海药物研发行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为制订行业职业健康管理策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48家药物研发公司的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采用现场调研法对5家代表性公司实地了解行业职业危害防护和新业态的管理需求,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药物研发公司从事小分子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研发,面临着研发试剂、研发中的药物、病原微生物和实验动物等多重健康风险。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完成率为43.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的开展率分别为89.6%和79.2%。现场调研发现药物研发行业的建筑通风、职业危害防护以及新业态的职业健康管理面临挑战。结论 随着药物研发行业的快速发展,潜在职业健康风险不容忽视,职业危害防护和管理工作亟待细化和完善。
- 唐颖于曼宁勇徐毅张霞
- 上海市地铁地下车站室内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地铁车站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分布状况。方法对地铁车站站台环境和室外环境中的细菌、真菌进行采样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车站内细菌菌落数低于室外对照点,真菌菌落数则高于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铁车站内颗粒粒径在4.70μm以上的微生物数量低于室外对照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铁车站空气中微生物主要附着于0.65~4.70μm粒径的颗粒物上。结论由于5.00μm以下的颗粒可以进入到人体下呼吸道,富含致病微生物的颗粒物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地铁车站内粒径在5.00μm以下的微生物气溶胶应成为重点监控对象。
- 王凯陈健徐毅
- 关键词:微生物气溶胶地铁车站粒径
- 公众室内空气质量认知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公众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认知现状。方法通过网络平台采取自愿填写的方式,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的公众开展问卷调查。结果98.7%(1038/1052)的调查对象都不同程度对室内空气质量表示关注,关注程度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学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8%(461/1052)的调查对象知晓《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知晓率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关注度较高的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包括甲醛、相对湿度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关注度较低的指标包括苯并[α]芘、放射性氡、氨等;81.9%(862/1052)的调查对象倾向于使用简易工具设备或选择专业团队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方式在不同学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主要选择开窗通风、绿植净化、经常清扫室内卫生等方式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治理。结论公众对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的认识,应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 宁勇张霞唐颖徐毅
- 关键词:公众室内空气质量
-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方法参考WS/T 199—2001《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方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评判准则,对上海市三家医院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抽取A、B、C三家医院共7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Ⅲ级(合格)或Ⅱ级(良好),卫生质量由高到低排序:C医院1#、A医院1#、C医院2#、B医院2#、A医院3#、B医院1#、A医院2#。综合评价结果显示,A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合格,B、C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良好。结论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较全面地评价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同时可根据评价结果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安全状况进行分级管理,有利于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 张莉萍倪骏郑毅鸣丁一辰徐毅陈健
- 关键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卫生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