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2篇休克
  • 2篇脓毒性
  • 1篇动力学监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药
  • 1篇血管活性药物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监...
  • 1篇严重脓毒症
  • 1篇医师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症状
  • 1篇中毒
  • 1篇凝血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盱眙县...
  • 1篇淮安市淮阴医...
  • 1篇沭阳县中医院
  • 1篇淮安市涟水县...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淮安医...

作者

  • 4篇赵红梅
  • 4篇徐亮
  • 3篇孙虹
  • 3篇高志伟
  • 3篇孙青松
  • 1篇谢守祥
  • 1篇郭维军
  • 1篇陈玉军
  • 1篇罗曼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淮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急诊医师对脓毒性休克1 h集束化治疗策略了解状况的问卷调查被引量:4
2020年
2020年1月淮安急诊联盟会议期间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淮安地区21家二级综合医院的143名急诊医师进行脓毒性休克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内容的闭卷式问卷调查。问卷共10道选择题,各题为1分,总分10分。143名急诊医师总的答对题目数为(5.4±2.9)题,其中高(39人)、中(50人)和初级职称者(54人)答对题目数分别为(6.4±3.3)、(6.0±3.2)和(3.4±1.9)题(P<0.01),不合格(答对≤5题)率分别为28%(11/39)、40%(20/50)和56%(30/54)(P=0.03)。对4项措施的了解:高、中和初级职称者对"留取血培养"的回答正确率均超过95%,"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率分别为15%(6/39)、24%(12/50)和7%(4/54),另2项措施均为50%左右。对10个知识点:中、高级职称者对"实施策略时机"的正确率分别为60%(30/50)和59%(23/39),初级职称者44%(24/54);对"监测乳酸时机"初、中和高级职称者的正确率分别为65%(35/54)、64%(32/50)和80%(31/39);对"平均动脉压目标值"中、高级职称者的正确率分别为68%(34/50)和62%(24/39),初级职称者为50%(27/54);对"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机"中、高级职称者的正确率分别为50%(25/50)和46%(18/39),初级职称者为17%(9/54)。提示急诊医师对脓毒性休克1 h集束化治疗策略掌握情况较差,需加强相关培训。
高志伟吴魏芹徐亮孙青松赵红梅孙虹张劲松
关键词:脓毒症综合疗法
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 h集束化治疗策略临床实施依从性的观察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了解淮安地区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依从性。方法对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淮安急诊专科联盟中7家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116例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行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依从性的前瞻性观察。脓毒性休克诊断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结果研究期间共有283例急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根据排除标准排除167例。在纳入的116例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17.2%(20/116)患者1 h内监测乳酸、17.2%(20/116)使用抗菌药物前留取了血培养、70.1%(82/116)使用了抗菌药物、13.8%(16/116)液体复苏晶体液≥30 ml/kg以及49.1%(57/116)复苏过程中使用了血管活性药物。116例中,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完全执行者13例(11.2%,完全执行组),未完全执行者103例(未完全执行组)。与未完全执行组相比,完全执行组的液体复苏量明显增加[33.7(30.0,37.5)比8.9(7.3,10.8)ml/kg,Z=-4.78,P<0.001],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70.0(70.0,76.7)比67.7(61.7,76.7)mmHg(1 mmHg=0.133 kPa),Z=-2.00,P<0.001],血乳酸水平明显降低[3.0(2.0,3.2)比4.4(3.7,7.2)mmol/L,Z=-2.76,P=0.006]。收入重病医学科(ICU)者完全执行组9例、未完全执行组71例,两组ICU病死率[4/9比50.7%(36/71)]、住院病死率[4/13比43.7%(45/103)]和28 d病死率[4/13比44.4%(48/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依从性差,需加强相关质量管理培训。
徐亮高志伟吴魏芹于亚东郭维军李起赵长明陈玉军王司伟赵红梅孙虹张劲松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依从性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后指导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急诊处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指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 h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灌注指标、液体复苏6 h后液体平衡量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及在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入住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均大于30 m L/h,提示复苏成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微循环灌注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微循环灌注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液体复苏6 h后液体平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EICU病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液体恢复管理和治疗过程具有指导意义,使血管活性药物得到有效利用,精确进行液体管理,减少盲目补液,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高效,是指导治疗和评估治疗疗效的重要手段。
罗曼孙青松徐亮赵红梅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严重脓毒症血管活性药物
不同剂量维生素K_(1)对急性溴敌隆中毒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K_(1)对急性溴敌隆中毒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并评估其疗效。方法选取急诊医学科收治的32口服溴敌隆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维生素K_(1)用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维生素K_(1)20 mg/d,同时进行洗胃、保肝、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维生素K_(1)40 mg/d,常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记录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2组治疗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后至就诊时间<48 h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优于中毒后至就诊时间≥48 h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69±1.85)d,短于对照组的(5.94±1.56)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_(1)可有效改善溴敌隆中毒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较大剂量的维生素K_(1)可以促进患者凝血功能的恢复,加速临床症状的改善。
谢守祥徐亮孙青松高志伟严专赵红梅孙虹
关键词:溴敌隆中毒凝血功能临床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