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超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西秦岭
  • 5篇金矿
  • 4篇阳山金矿
  • 4篇阳山金矿带
  • 4篇山金
  • 4篇金矿带
  • 4篇矿带
  • 2篇金矿床
  • 2篇矿床
  • 2篇成矿
  • 1篇岩矿
  • 1篇岩矿石
  • 1篇造山型金矿
  • 1篇蚀变
  • 1篇蚀变作用
  • 1篇锑矿
  • 1篇年代学
  • 1篇热年代学
  • 1篇热液
  • 1篇热液蚀变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5篇李楠
  • 5篇张志超
  • 1篇张良
  • 1篇邓军
  • 1篇戢兴忠
  • 1篇郭耀宇
  • 1篇韩忠
  • 1篇李在春

传媒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矿业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细浸染状金矿化与脉状金-锑矿化关系:西秦岭阳山金矿带例析被引量:13
2018年
阳山是西秦岭金矿带已探明金储量最大的独立金矿,金矿化主要呈微细浸染状分布于千枚岩和花岗质岩脉中,锑矿化主要分布于花岗质岩脉与千枚岩接触带的石英±方解石脉中,是研究微细浸染状金矿化与脉状金-锑矿化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的理想选区。成矿主阶段微细浸染状黄铁矿-毒砂矿化已有大量研究,而晚阶段脉状金-锑矿化特征及其与主阶段微细浸染状金矿化关系尚待查明。论文系统研究了成矿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辉锑矿及石英的矿物学、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并与成矿主阶段进行对比,以期理清阳山金矿带金矿化与锑矿化的关系。流体包裹体组合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晚阶段流体均一温度为271.3~288.3℃,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富Cl和CO_2、还原性的变质流体来源的特征,与成矿主阶段一致。辉锑矿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式"稀土配分模式,并可见中-弱的Eu负异常和强的Ce负异常,与千枚岩和花岗质岩脉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辉锑矿富含Ag、Au、As等微量元素,与赋矿围岩中这些元素的高背景值有关。结合硫化物硫同位素数据,指示阳山金矿带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赋矿的千枚岩和花岗质岩脉:在区域构造抬升引发的退变质过程中,千枚岩和花岗质岩脉发生变质脱挥发分作用,释放出金等成矿物质。金矿化与锑矿化贯穿整个成矿作用,随着成矿温度、压力的变化,以及成矿流体成分的演化,成矿早、主阶段以微细浸染状含金硫化物为主,发育位置较深,成矿晚阶段以自然金-辉锑矿脉为主,发育位置较浅,在矿带尺度上符合造山型金矿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的垂向分布规律。本文查明了阳山金矿带微细浸染状金矿化与脉状金-锑矿化的关系,明确其为造山型金矿浅成金-锑矿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方向,为西秦岭及其他地区类似金矿�
李楠张志超刘兴武刘基
关键词:辉锑矿阳山金矿带造山型金矿
西秦岭安坝金矿床孔渗结构及成矿效应被引量:1
2018年
安坝金矿床是西秦岭阳山金矿带内已探明金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矿体受NEE向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控制,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的千枚岩和斜长花岗岩中。论文通过研究断裂破碎带中不同岩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特征,发现赋矿岩石表现出低孔隙度的特征:斜长花岗岩(0.017%~0.047%),花岗岩(0.029%~0.044%),钙质千枚岩(0.036%~0.05%),炭质千枚岩(0.059%~0.067%),总体上孔隙度大小:千枚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花岗岩渗透率变化范围(1.8×10^(-13)~2.2×10^(-13) cm^2)比斜长花岗岩(1.0×10^(-13)~2.0×10^(-13) cm^2)小,远小于炭质千枚岩(1.5×10^(-12)~1.9×10^(-12) cm^2)和钙质千枚岩(0.5×10^(-12)~0.8×10^(-12) cm^2),镜下金属矿物的含量与岩石渗透率呈正相关。赋矿岩石允许通过成矿流体的能力与孔隙度密切联系但非线性相关,渗透率影响着流体对成矿物质的萃取、搬运和沉淀,矿床的矿化样式和蚀变强度是岩(矿)石的渗透率直接反映。空间上,岩石的高渗透率及有效孔隙度综合影响着矿床的矿化蚀变类型与分布,赋矿围岩的渗透率可作为评价热液矿床成矿潜力的重要依据。
张瑞刚李楠饶寿银张志超
关键词:岩矿石成矿效应西秦岭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安坝矿床热液蚀变作用被引量:18
2015年
安坝金矿床是阳山金矿带内已探明金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矿体受NEE向的区域性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控制,主要赋存于紧邻断裂带的千枚岩和斜长花岗斑岩中。围绕断裂-裂隙系统的赋矿围岩硫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粘土化蚀变发育,其中前三种蚀变与金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论文在厘定安坝金矿床热液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断裂变形与蚀变空间变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蚀变岩及其原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硅化蚀变贯穿发育于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绢云母化蚀变为成矿前和成矿期的产物,碳酸盐化蚀变主要发育于成矿晚阶段和成矿后,而粘土化蚀变为成矿后的产物。在长石蚀变为绢云母的过程中,有少量Al2O3带出,而TiO 2在蚀变过程中相对稳定,为此选取TiO 2作为不活动组分,开展质量平衡计算得出:在硅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有SiO 2、Fe2O3、FeO、MgO、CaO、C、S、Au、As、Hg、Pb和Zn,而被带出的元素为Rb和Ba;在绢云母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为SiO 2、Fe2O3、CaO、C、S、Au、As、Hg、Pb、Zn、Rb和Ba,带出组分为Na2O。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千枚岩原岩稀土元素含量比硅化和绢云母化千枚岩的稀土元素含量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有稀土元素的流失。此外,千枚岩原岩的δEu=0.70,δCe=0.95;硅化千枚岩的δEu=0.72,δCe=1.00;绢云母化千枚岩的δEu=0.76,δCe=0.95。硅化、绢云母化千枚岩与千枚岩原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明显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的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含矿流体沿断裂带运移并与围岩反应,形成了石英和绢云母等蚀变矿物。硅化过程中,含矿流体中还原硫活度降低导致金沉淀;而绢云母化过程中,含矿流体的p
张志超李楠戢兴忠韩忠郭耀宇李在春
关键词:热液蚀变阳山金矿带西秦岭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成矿热年代学: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阳山金矿带因其独特的构造位置、超大型金资源量以及成矿后区域发生大规模隆升剥蚀事件,成为矿床学领域研究热年代学的理想选区。本文针对金矿带成矿后热历史演化开展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获得如下成果:(1)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值分布范围为(287.0±21)^(101±3)Ma(1σ),且不同岩性的年龄值各有特征,砂板岩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值跨度最大(287~107 Ma),千枚岩锆石裂变径迹值分布范围为177~101 Ma,斜长花岗斑岩中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值为193~185 Ma;(2)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分布范围为(69±7)^(46±14)Ma(1σ),径迹长度及其分布特征显示金矿带在晚白垩世-古新世的地层冷却表现为单调且缓慢地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封闭温度。根据金矿带热历史演化分析,结合研究区古地温梯度、成矿深度数据,得出泥山矿段先于葛条湾矿段剥蚀,阳山金矿带自白垩纪以来地层总剥蚀厚度约为12.24km,矿体剥蚀厚度上限约为880m,推测阳山金矿带北部地层剥蚀少的矿段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杨忠虎李楠张良张志超
关键词:裂变径迹热年代学阳山金矿带西秦岭
阳山金矿带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被引量:8
2019年
阳山金矿带是西秦岭金矿带已探明金储量最大的独立金矿区,其矿化样式主要为微细浸染状矿化,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可见金与"不可见金"均有发育,该金矿带是研究造山型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理想地区,其研究成果对理解金成矿作用和过程以及指导选矿工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翔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显微观察基础上,将成矿期划分为早阶段(黄铁矿-石英)、主阶段(黄铁矿-毒砂-绢云母-石英)和晚阶段(辉锑矿-石英-方解石),综合应用电子探针、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高分辨率透射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等技术,剖析阳山金矿带不同成矿阶段金的赋存状态,进而探讨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成矿早、主阶段以微细浸染状硫化物矿化为主,金主要以晶格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毒砂中;而成矿晚阶段以脉状矿化为主,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金的赋存状态的变化,指示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温度、压力逐渐降低,成矿流体成分由富As流体演化为相对贫As且富Sb的流体。
李楠邓军张志超刘兴武刘基
关键词:西秦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