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彬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电选
  • 2篇物料
  • 2篇摩擦电选
  • 2篇降灰
  • 2篇分选
  • 1篇动力煤
  • 1篇动力煤选煤厂
  • 1篇选煤
  • 1篇选煤厂
  • 1篇验用
  • 1篇水管
  • 1篇梯级
  • 1篇脱硫降灰
  • 1篇微粉煤
  • 1篇尾煤
  • 1篇流场
  • 1篇流场测试
  • 1篇煤厂
  • 1篇煤灰
  • 1篇煤泥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淮北矿业股份...

作者

  • 6篇张学彬
  • 5篇陶有俊
  • 3篇朱向楠
  • 1篇陶东平
  • 1篇王旭
  • 1篇满忠沛
  • 1篇丁晴晴
  • 1篇邓明瑞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
  • 1篇煤炭学报
  • 1篇选煤技术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粉煤表面改性强化旋转摩擦电选脱硫降灰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提高微粉煤摩擦电选脱硫降灰的效果,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对微粉煤进行预处理,并使用旋转摩擦电选机对其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改性剂选用煤油、改性剂用量为10169 g/t以及改性时间为5s时,微粉煤旋转摩擦电选效果最佳,可燃体回收率、脱灰率以及脱硫率分别为44.16%、80.96%和73.36%,表面改性后精煤产率提高了约5%、精煤灰分降低了约3%、精煤硫分降低了约0.4%。分析对比改性前后电选效果认为,表面改性能显著强化微粉煤旋转摩擦静电分选的脱硫降灰效果。
宋傲陶有俊羡宇帅张学彬丁晴晴
关键词:微粉煤表面改性脱硫降灰
强化重力分选机物料群粒度效应及迁移规律
2024年
首先,以主要脉石矿物石英和代表性煤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强化重力分选机中单物料群迁移对粒度属性的响应规律,探究了其粒度效应和分级效应;其次,阐明了物料群迁移过程和稳定-失稳机制;最后,明晰了分选过程中各粒级在精煤产品中空间分布与迁移规律,并探讨了强化重力场中双向介质耦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级物料群在强化重力场中对转动频率和反冲水压具有特定的响应规律,细粒级易富集于溢流,粗粒级易富集于底流,且粒度效应对粒径小于0.045 mm的颗粒空间分布影响更显著;强化重力场中分级效应明显,分离粒度为60~95μm,分级粒度为142.44~350.62μm;随转动频率和反冲水压增加,分级粒度逐渐降低;不同分级粒度下的分级效率对转动频率和反冲水压响应规律相似,但随分级粒度增加,分级效率逐渐降低;物料迁移过程包括沉积、分选和滞留3个阶段。物料在分选区内的迁移存在稳定-失稳现象,这归结于入料粒度及分选过程的不连续性;细粒煤各窄粒级精煤产率和灰分都随转动频率增加而降低,随反冲水压增加而升高,且中间粒级分选效果明显,细粒煤各粒级分选特性与单物料群分选中粒度效应和迁移规律相符合;强化重力分选机中存在明显的双向介质耦合作用,可以用来制备不同要求的精煤产品如超低灰煤等。
张学彬陶有俊张岭杨露卢劲璇时向前
一种实验用矿浆配制给料设备
一种实验用矿浆配制给料设备,适用于矿浆的配制试验使用。其包括螺旋给料装置、支架、混料桶和给水管,固体物料通过螺旋给料装置均匀给入混料桶,水通过给水管沿切线方向给入混料桶,在混料桶中固体物料和水充分混合形成具有一定浓度的矿...
满忠沛陶有俊朱向楠孙启潇张学彬
文献传递
基于CFD的Falcon分选机内部流场测试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制作Falcon离心分选机1:1有机玻璃模型机,搭建了高速动态测试平台,利用高速动态技术对离心分选机流场进行测试,获得流场流态以及流速信息。测试结果表明,分层区流膜分布与数值计算分析吻合,且流膜厚度计算公式较为准确,采用雷诺应力模型模拟Falcon离心分选机流场流速与实测结果偏差不大,因此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流场内存在雾化现象,会造成一定回流。
孙启潇陶有俊王旭张学彬朱向楠羡宇帅
关键词:FALCON分选机流场
采用Design-Expert优化粉煤灰摩擦电选脱炭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以脱炭效率指数为响应值,通过Design-Expert设计和优化了粉煤灰摩擦电选脱炭试验。利用其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建立了脱炭效率与各个试验因素(进风风速、摩擦轮转速、矫正流风速、极板电压、收集室风速及收集室宽度)之间的二次方修正模型,得出了不同变量对脱炭效率指数的二阶交互影响作用的响应曲面,深入分析了变量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以脱炭效率为优化指标,目标为其最大值,得到最佳试验条件:当进风风速3.7 m/s、摩擦轮转速5 150 r/min、矫正流风速1.8 m/s、极板电压40 kV、炭中灰3个产品收集室风速1.0,1.5,1.5 m/s、炭中灰3个产品收集室宽度2,1,3 cm时,脱炭效率可达128.51%,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
陶有俊朱向楠陶东平邓明瑞张学彬
关键词:粉煤灰
动力煤选煤厂煤泥梯级提质及无量化研究
2024年
为了适应煤泥减量化的需求,以淮北桃园选煤厂动力煤为研究对象,基于煤泥粒度、密度和矿物组成分析,提出了三阶段煤泥减量化的技术路线,确定了粗煤泥重选和尾煤泥深度浮选的梯级降灰提质以及细煤泥新型压滤机降水提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粗煤泥分别采用干扰床分选机和螺旋分选机进行分选试验,以螺旋分选粗精煤产率更高,产率为88.82%,灰分为23.05%;尾煤泥采用一次浮选回收,当药剂用量为0.45kg/t,入料浓度为90g/L时,精煤产率为41.31%,灰分为15.74%,发热量可提高到20.97MJ/kg。经过粗煤泥分选、尾煤泥浮选以及细煤泥脱水,粗精煤和精煤泥的发热量分别提高了23.50%,65.30%,煤泥经降水后可全部回掺,其掺混后商品煤发热量为21.32MJ/kg,实现了动力煤选煤厂的煤泥无量化。
欧阳其春羡宇帅张学彬
关键词:煤泥分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