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颖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重庆市沙坪坝区白纹伊蚊密度和抗药性及其携带登革病毒现状调查
- 2023年
- 目的掌握重庆市沙坪坝区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抗药性水平及其携带登革病毒状况,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居民区、公园和旧轮胎堆放地3类生境中采用双层叠帐法监测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在居民区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白纹伊蚊蚊幼密度;采用诊断剂量法中的成蚊接触筒法测定其抗药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登革病毒核酸。结果沙坪坝区2022年白纹伊蚊平均帐诱指数为1.42只/(帐·h),平均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为0.88。不同生境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4,P>0.05),不同月份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1,P<0.05)。白纹伊蚊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抗药性,对马拉硫磷产生了可能抗性,对残杀威较为敏感。对采集的白纹伊蚊登革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建议沙坪坝区继续加强白纹伊蚊密度、抗药性及其携带病原监测,防止登革热的发生与流行。
- 陶晓颖陈飞肖小月赵欣姚婧涂涛田
- 关键词: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抗药性登革病毒
- 重庆市沙坪坝区2017-2019年成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成蚊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为蚊虫防控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方法2017-2019年每年的4-11月采用诱蚊灯法捕获成蚊,计算成蚊密度;采用Levene检验对各年度成蚊密度方差齐性进行检验;采用多配对样本的Friedman检验对各年度成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生境成蚊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沙坪坝区主要蚊种有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2017-2019年共捕获成蚊6 076只,成蚊总密度为12.66只/(灯·夜)。其中,农村牲畜棚的成蚊密度最高为42.50只/(灯·夜),其次是农户为10.18只/(灯·夜)。各类生境蚊种均以致倦库蚊为主,其构成比均>77.00%。2017-2019年成蚊密度最高峰均在6月,其中2018年6月成蚊密度最高,为64.20只/(灯·夜)。结论重庆市沙坪坝区成蚊密度特征及季节消长情况与当地气候、生境类型、蚊虫控制活动开展情况相关。建议全区在每年的5-9月开展环境治理、成蚊灭杀,且重点整治对象为农村牲畜棚和农户,并将成蚊密度和蚊媒传染病进行关联分析。
- 陶晓颖赵欣涂涛田
- 关键词:成蚊密度种群构成
- 重庆市2020年登革热媒介伊蚊生态学监测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收集和分析重庆市2020年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资料,为重庆市防控媒介伊蚊传播的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重庆市登革热出现本地疫情的万州区、渝北区和沙坪坝区以及未出现本地病例的黔江区、大足区和垫江县为调查点。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监测伊蚊幼虫,采用双层叠帐法监测伊蚊成蚊。利用Excel 2010软件对重庆市6个调查点媒介伊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登革热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结果重庆市2020年4—12月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4.50,全市6—9月平均BI>5,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其中沙坪坝区6月,渝北区6—7月,万州区7—8月平均BI>10,存在登革热暴发风险;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为2.15,渝北区7月和8月平均MOI>10,存在登革热暴发风险;平均媒介伊蚊成蚊密度为0.86只/(顶·h)。沙坪坝区和垫江县伊蚊密度帐诱指数较高,分别为1.81只/(顶·h)和1.48只/(顶·h),其次为万州区1.04只/(顶·h),沙坪坝区6—9月,万州区6—7月,垫江县5—6月及8—9月媒介伊蚊成蚊密度均>2只/(顶·h)。结论2020年重庆市不同区县,不同月份登革热媒介伊蚊传播疾病风险不同,渝北区、沙坪坝区和万州区相对风险较高。建议各区县持续加强媒介伊蚊监测和风险评估,为重庆市蚊传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 涂涛田肖汉森罗超陶晓颖张秀华梁维马祥峰李刚何亚明刘小波刘起勇季恒青
- 关键词:登革热生态学布雷图指数
- 重庆市沙坪坝区家栖鼠类及鼠传病原体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家栖鼠类密度、鼠种构成及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莫氏立克次体、汉坦病毒和新型布尼亚病毒4种病原体在鼠体内的感染状况,为鼠传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3-5月选择沙坪坝区东、中、西3个片区共计10个镇(街)为调查点,采用笼夜法捕获鼠类并采集其肝、肺、脾、肾等生物组织,利用磁珠法提取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4种病原体的检测。运用Excel 2016、SPSS 21.0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片区鼠密度、鼠种构成及不同生境鼠密度进行比较,Fisher精确检验对不同生境鼠种构成及不同片区、生境、鼠种病原体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沙坪坝区共捕获家栖鼠类200只,鼠密度为20.77%,不同片区鼠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1,P=0.359)。农贸市场鼠密度最高(24.62%),城镇居民区鼠密度最低(14.96%),不同生境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4,P=0.035)。主要鼠种有褐家鼠、黄胸鼠及小家鼠,其中,褐家鼠占89.50%,为沙坪坝区优势种群,不同片区鼠种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05,P=0.342)。城镇居民区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主,餐饮店仅捕获褐家鼠,农村居民区和农贸市场3个鼠种均有分布,不同生境鼠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种鼠传病原体中,仅钩体核酸阳性,阳性率为4.00%。西部片区钩体阳性率最高(5.36%),不同片区鼠检出钩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9)。农村居民区钩体阳性率最高(6.35%),农贸市场钩体阳性率最低(2.04%),不同生境鼠钩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0)。不同鼠种钩体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00),但褐家鼠在捕获总数(179只)和钩体阳性数(6只)上具有绝对优势。结论沙坪坝区家栖鼠类密度较高,鼠种包括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钩体为该地鼠类本次检�
- 陶晓颖陈飞何建军赵欣张鑫肖汉森涂涛田黄为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 室内主要环境过敏原检测与处理专家共识被引量:4
- 2022年
-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受到社会公众、医务与环境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环境因素是过敏性疾病发病与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室内过敏原如尘螨、真菌、花粉等可引发和加剧过敏个体的过敏症状如哮喘等,室内环境过敏原检测可以评估室内环境中过敏原含量,进一步提供干预措施,为个体化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重要依据。尘螨、真菌、花粉检测方法有很多,但室内环境中过敏原检测与处理的方法及相关标准尚无推荐,都亟待规范。本共识以室内环境过敏原(尘螨、真菌、花粉)检测相关的常见问题为导向,查阅相关文献,整合多学科专家意见,达成共识,形成室内环境中尘螨、真菌、花粉相关检测及处理方法的共识与建议。
- 唐文革张勇周维康刘书楠季恒青赵琦张应涂涛田肖汉森何亚明何亚明蔡锋罗勇罗晓燕蔡涛罗晓燕曾庆亮蔡涛王儒鹏王茜曾丹曾小丽李双周薇黄云霞田静何春燕刘晓蓉张萱单葵罗佳美何春燕胡兵刘晓蓉舒群张萱刘起勇任东升罗超邵正蓉王英王宗庆付文博陶晓颖刘起勇任东升罗超伏峙浩冯育强
-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室内环境尘螨真菌花粉
-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0年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4—12月在沙坪坝区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公园和旧轮胎堆放地等4类生境中采用双层叠帐法监测白纹伊蚊成蚊密度;6—7月在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天星桥街道、覃家岗街道、山洞街道等4个街道采集白纹伊蚊幼虫,饲养至成蚊采用诊断剂量法中的成蚊接触筒法测定其抗药性;利用SPSS20.0软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不同生境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季节消长进行比较。结果沙坪坝区2020年平均帐诱指数为1.81只/(顶·h),其中,城镇居民区成蚊密度最高,帐诱指数为2.26只/(顶·h),4类生境的白纹伊蚊成蚊活动高峰期在6—9月。不同生境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3,P>0.05),不同月份白纹伊蚊成蚊密度有统计学意义(F=10.197,P<0.05)。白纹伊蚊成蚊对0.03%溴氰菊酯、0.4%氯菊酯、0.08%高效氯氰菊酯、0.07%高效氟氯氰菊酯产生抗药性,对0.05%残杀威、0.2%噁虫威、0.5%马拉硫磷、0.2%杀螟硫磷、2%毒死蜱较为敏感。结论重庆市沙坪坝区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季节消长与当地气温、降水相关,对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抗药性。建议全区在每年6—9月开展环境治理、成蚊杀灭,加强白纹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杀虫剂,以有效防控登革热。
- 陶晓颖张晓赵欣涂涛田
-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
- 重庆市德国小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德国小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该地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6年采用药膜接触法对重庆市10个区的德国小蠊进行抗药性测定,计算各药剂对德国小蠊的半数击倒时间和抗性倍数。结果重庆市10个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DDVP、毒死蜱和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3.76~32.93、5.26~15.25、4.81~21.02、1.01~2.11、1.05~7.38、1.00~1.20和1.02~2.12倍。乙酰甲胺磷和毒死蜱对重庆市不同地区德国小蠊野外种群的72 h平均死亡率均为100%;DDVP、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残杀威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的72 h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4.0%、92.0%、81.0%、79.0%和78.0%。结论重庆市德国小蠊对7种卫生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建议合理选用杀虫剂,以延缓德国小蠊抗药性发展。
- 涂涛田季恒青陶晓颖罗超杨雪帆邵正蓉刘义萍冯绍全何亚明
- 关键词:德国小蠊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