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育成
  • 3篇育成品种
  • 3篇南方大豆
  • 3篇黄淮
  • 3篇黄淮海
  • 3篇大豆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起始密码子
  • 1篇密码子
  • 1篇EST-SS...

机构

  • 3篇南昌大学

作者

  • 3篇熊冬金
  • 3篇陈琪
  • 2篇龚贵如
  • 2篇吴慧
  • 2篇高晓玲
  • 1篇杨柏云
  • 1篇罗火林

传媒

  • 3篇大豆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淮海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的目标起始密码子(SCoT)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目标起始密码子(SCoT)标记对159份1923—2005年育成的中国黄淮海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条目标起始密码子(SCoT)标记引物中筛选出27条引物,27条引物共扩增出13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0条,多态性比率为84.62%。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24~0.49,平均为0.3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7。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平均值和变幅范围略高于南方品种,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平均值多态信息含量(PIC)也略高于南方品种,但变幅范围略低于南方品种。基于SCoT标记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表明:I类群中99个主要是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Ⅱ类群中60个主要是南方大豆育成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呈递增趋势,至1971—1990年达到最高并保持不变,表明自70年代以来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结果表明SCoT可用于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拓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提供重要参考。
高晓玲吴慧陈琪龚贵如熊冬金
关键词:大豆育成品种
基于EST-SSR标记的黄淮海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以我国黄淮海和南方大豆产区的153份大豆育成品种为材料,选用26对EST-SSR分子标记通过Power Marker V 3.25等软件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似性与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53份大豆共检测到238个等位变异,变幅3~25个,平均8.1个;多态信息量变幅0.15~0.87,平均0.61;遗传变异丰富。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将153个材料聚为3大类13小类。特异性分析表明,黄淮海产区的育成品种的特有等位变异较南方产区的多,特缺等位变异要少于南方,1991-2000年的特有等位变异最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外来育种材料应用于大豆育种,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EST-SSR标记适用于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以后大豆种质资源保存与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分子水平上的理论支持。
吴慧高晓玲陈琪龚贵如熊冬金
关键词:大豆EST-SSR标记
黄淮海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TRAP标记的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采用新型分子标记技术有效评估与利用黄淮海和南方大豆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功能标记对来自中国黄淮海和南方地域的158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遗传结构及多样性分析。从随机组合的84组引物中筛选出21组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共扩增出436条DNA条带,各引物条带数变幅为18~26个,平均20.7个。Nei′s基因多样性(H)变化范围为0.172 5~0.473 6,香农信息指数(I)变化范围为0.492 2~0.679 2,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144 6~0.360 7。基于T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表明大豆材料共分为3类,其中I、II两小类亚群主要为黄淮海地域品种,III类大亚群黄淮海和南方地域品种分布均匀。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将大豆育成品种划分为3个不同血缘关系。大豆材料的TRAP标记聚类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示大豆品种的分布无明显的地域相关性。
刘嘉霖陈琪谢慧敏罗火林杨柏云熊冬金
关键词:大豆黄淮海育成品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