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洁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财政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桉树
  • 8篇焦枯病
  • 4篇蛋白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转运蛋白
  • 3篇基因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胁迫
  • 2篇克隆
  • 2篇基因克隆
  • 1篇蛋白激酶
  • 1篇电泳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盐胁迫
  • 1篇养分
  • 1篇叶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机构

  • 12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2篇陈慧洁
  • 11篇冯丽贞
  • 7篇叶小真
  • 6篇李慧敏
  • 4篇刘宏毅
  • 4篇杨泽慧
  • 3篇丁奕
  • 2篇林燕萍
  • 1篇杨芳芳
  • 1篇李庭波
  • 1篇苏小青
  • 1篇宋漳
  • 1篇陈全助
  • 1篇黄秀萍
  • 1篇唐芬
  • 1篇谢婉凤
  • 1篇李慧敏
  • 1篇杨婕
  • 1篇郭文硕
  • 1篇许诺

传媒

  • 4篇森林与环境学...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桉树焦枯病菌SIT转运蛋白的鉴定与表达
2018年
【目的】揭示SIT转运蛋白家族在焦枯病菌铁元素摄入机制,以及铁载体-铁转运蛋白在焦枯病菌侵染桉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方法】采用HMMER软件对焦枯病菌SIT转运蛋白进行鉴定,并用InterPro、TMHMM、TCDB数据库等的在线服务对焦枯病菌SIT转运蛋白的结构域、跨膜螺旋和功能进行预测,用MEGA7.0软件进行多菌种比较分析,最后采用qPCR对焦枯病菌侵染桉树48h时SIT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结果】桉树焦枯病菌共含有16个SIT转运蛋白,约占总编码蛋白的0.11%,主要分为铁-铁载体转运蛋白、铁载体-铁:H+同向转运蛋白和铁载体-铁转运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除预测CpSit13转运蛋白位于内质网上外,其余均在细胞膜上。桉树焦枯病菌SIT转运蛋白的序列长度为400~603aa,其结构域均为MFS结构域,跨膜螺旋为10~14个。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有10个SIT基因上调表达,有2个下调表达,有4个表达不显著。其中CpSit1、CpSit5、CpSit8、CpSit14和CpSit16相对分支中其他基因具有较高的转录量。q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表达谱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CpSit1、CpSit5、CpSit8、CpSit14和CpSit16基因在焦枯病菌侵染桉树过程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刘宏毅陈慧洁李慧敏叶小真冯丽贞郭朦朦
关键词:桉树生物信息学转录表达
桉树焦枯病菌(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生物学特性测定被引量:15
2014年
丽赤壳属多数种是桉树焦枯病(Cylindrocladium leaf blight)重要致病菌,掌握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有助于从病原角度了解病害发生发展,科学指导防治。对桉树焦枯病致病菌株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以燕麦片琼脂培养基生长最快,最适温度为24-26℃,最适pH值为7.0,而光照条件不影响菌丝生长;菌株产孢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以光照、PDA培养基产孢量较高;分生孢子萌发与相对湿度成正相关,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0,黑暗有助于孢子萌发。
陈全助陈慧洁郭文硕叶小真沈金清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不同配比菌肥对土壤养分及油茶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通过对2年生油茶盆栽施用不同配方的生物素菌肥K1(5 g菌肥)、K2(5 g菌肥+21.40 g N肥)、K3(5 g菌肥+18.86 g P肥)、K4(5 g菌肥+50 g复合肥)、K5(10 g菌肥)、K6(10 g菌肥+21.40 g N肥)、K7(10 g菌肥+18.86 g P肥)、K8(10 g菌肥+50 g复合肥),分析不同菌肥配比对油茶植株生长量、生理指标和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油茶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提高,但K7处理的生长量最大,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K7处理油茶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K8处理油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最大;不同菌肥配比皆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但K7处理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提高最显著;而K6处理土壤速效N和速效P含量增幅最大。因此,K7处理为促进油茶生长的最佳生物素菌肥配方。
苏小青陈慧洁冯丽贞杨芳芳林燕萍
关键词:油茶土壤养分生理指标
EuPOD基因克隆与焦枯病菌胁迫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植物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在植物的抗逆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对焦枯病菌高抗品系尾细桉为材料,克隆得到一个POD基因序列,并命名为Eu POD,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验该基因在尾细桉叶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长999 bp,其编码蛋白由332个氨基酸组成;基于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EuPOD在进化上与蓖麻、可可、苹果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达到了75%,与拟南芥的相似性达到65%,与水稻的相似性较低,只有48%。Eu POD在桉树焦枯病菌侵染后不同时间所受诱导表达量不同,在12 h的表达量达到高峰。
冯丽贞杨婕叶小真陈慧洁李慧敏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克隆基因表达
桉树焦枯病菌ABC转运蛋白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ABC转运蛋白在焦枯病菌对桉树侵染过程中的解毒作用,为揭示桉树焦枯病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文利用BLAST、HMMER、Pfam数据库、TCDB数据库在全基因组内对桉树焦枯病菌的ABC转运蛋白进行鉴定和分类,并通过Prot Camp和IBS分别进行亚细胞定位和结构域图绘制,依据同源性对其功能进行推测分析。[结果]表明:桉树焦枯病菌共有70个ABC转运蛋白,它们分属于8个亚族。71%的转运蛋白位于细胞膜,10%位于液泡,其余部分位于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等内膜系统上。桉树焦枯病菌ABC转运蛋白包含全分子、四分之三分子、半分子及四分之一分子。根据同源性推测桉树焦枯病菌ABC转运蛋白与MDR、PDR、HMT、MPE、STE、P-FAT等几种转运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同时还与核糖体合成、翻译、过氧化物酶体合成的ABC转运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结论]桉树焦枯病菌ABC转运蛋白除作为外排泵转运外源化学物质、疏水性化学分子等物质。还参与细胞代谢、翻译、核糖体的合成、mRNA的输出、β氧化,并通过为辅酶Q的辅助因子增强呼吸代谢等多项生命活动为焦枯病菌的侵染提供能量。
刘宏毅陈全助叶小真陈慧洁李慧敏冯丽贞
关键词:桉树ABC转运蛋白结构域亚细胞定位
桉树叶片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对桉树(Eucalyptus spp.)叶片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溶解方法、溶解条件和上样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苯酚抽提法是桉树叶片蛋白质样品制备的最优方法;裂解缓冲液Ⅰ(7 mol·L-1尿素+2 mol·L-1硫脲+0.04 g·m L-1CHAPS+60 mmol·L-1DTT+0.5%(体积分数)IPG Buffer)可保证蛋白质样品的溶解,较适用于桉树叶片蛋白裂解;对于18 cm、p H 4-7的线性胶条,当每根胶条上样量为50μg时,采用银染可得到质量较高的2-DE图谱.
陈慧洁郭朦朦冯丽贞林燕萍许诺邹霖湘
关键词:桉树叶片双向电泳
桉树焦枯病菌CpSit1基因的鉴定与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Blast及TCDB数据库对桉树焦枯病菌(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的Cpsit1基因进行鉴定;再利用SMART数据库和Prot Param、TMHMM、PHD、Pro Comp 9.0在线分析工具对Cpsit1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螺旋、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亚细胞定位进行预测分析;最后采用qRT-PCR方法对CpSit1基因在焦枯病菌侵染桉树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pSit1基因长度为1 780 bp,其编码的蛋白序列共有5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并将其鉴定为铁载体-铁:H+同向转运蛋白.其保守结构域为MFS_1;共含有14个跨膜螺旋;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5.10%,延伸链占26.01%,无规则卷曲占28.89%.通过qRT-PCR相对定量的方法分析焦枯病菌侵染桉树24、48和72 h后CpSit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pSit1基因在这3个时段均发生上调表达,但24 h的表达量明显大于48和72 h.说明桉树焦枯病菌CpSit1基因在病原菌侵染寄主的过程中通过调控铁载体-铁化合物的转运来完成铁元素的摄入,协助其在寄主中的定植.
刘宏毅叶小真陈慧洁李慧敏丁奕杨泽慧冯丽贞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的桉树焦枯病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8年
桉树焦枯病是世界性的桉树病害,为害桉树的人工林和幼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Web of Science平台及CNKI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3—2016年间桉树焦枯病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主要研究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主要载文期刊、基金资助、学科类别和关键词共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桉树焦枯病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Web of Science统计表明,24 a间共发表论文416篇,澳大利亚的发文量(163篇)、总被引(2 917次)及H指数(28)居世界首位,中国共发表论文27篇,排名世界第5,但发文质量及影响力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79篇),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WINGFIELD M J发文量最高(73篇);该领域的研究涉及植物科学、林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多个学科,《Plant Disease》是刊文量最多的学术期刊。CNKI上发文101篇,福建农林大学是国内最大的发文机构,福建省在科研投入、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具有较大的成效;与国际上的核心作者相比,国内核心作者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可加强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内容上逐渐向功能基因组等分子生物学领域发展。
黄秀萍冯丽贞李庭波陈慧洁刘金燕刘金燕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WEBSCIENCE中国知网
茉莉酸甲酯诱导桉树对焦枯病的抗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探究茉莉酸甲酯诱导桉树对焦枯病的抗性,用前期研究的11个桉树主栽种系中的感病种系"巨桉3号"和中抗种系"巨尾桉广9"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0.05,0.1,0.5,1 mmol/L茉莉酸甲酯(MeJA)喷施桉树组培苗3 d的处理,以及用0.1 mmol/L MeJA分别诱导桉树组培苗1、3、5、7、10和15 d后,分别得出接种焦枯病菌组培苗抗病性防御酶应答和抗性的持效性结果:(1)不同抗病性的桉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比对照提高,且在浓度为0.1 mmol/L时,这2种酶活性都达到最大值。(2)在诱导后的接种叶片的PPO和SOD活性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第5天时酶活性最高。同时,两种处理均显示,诱导后感病种系"巨桉3号"酶活性增幅高于中抗种系"巨尾桉广9"。因此得出结论:感病种系"巨桉3号"诱导效果强于中抗种系"巨尾桉广9"。
郭朦朦陈慧洁冯丽贞杨泽慧陆芝唐芬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茉莉酸甲酯诱导抗性
桉树焦枯病菌内参基因的筛选被引量:4
2018年
为筛选出桉树焦枯病菌在盐胁迫及侵染桉树叶片两种条件下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q PCR)技术分析了桉树焦枯病菌中7个常用内参基因(GAPDH、α-tubulin-1、α-tubulin-2、18S rRNA、ubiquitin、β-actin、β-tubulin)的mRNA差异表达情况,并采用ge Norm软件分析了它们在两种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ubiquitin和α-tubulin-2为桉树焦枯病菌在NaCl胁迫下表达最稳定的基因,且不需要引入第3个基因;18S rRNA和α-tubulin-1为侵染桉树叶片下表达最稳定的基因,但需引入第3个基因GAPDH。因此,ubiquitin和α-tubulin-2为桉树焦枯病菌在NaCl胁迫下较适合的内参基因,而18S rRNA、α-tubulin-1和GAPDH为侵染桉树叶片较适合的内参基因。
陈慧洁冯丽贞冯丽贞李慧敏李慧敏杨泽慧
关键词:盐胁迫侵染内参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