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亮 作品数:24 被引量:11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理学 更多>>
家庭医生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失眠症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10月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00名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根据高血压分级分层进行主动健康管理和常规管理;对照组按照《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相关规范仅进行常规管理。干预期为2020年11月—2021年4月。两组在干预前完成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和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肾功能)的搜集,在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和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的填写。结果经过3个月管理后,试验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评分低于基线评分,试验组睡眠效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6个月管理后,两组睡眠各因素评分都有所降低,但试验组降低更明显。管理6个月与管理3个月相比,对照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明显改善(P<0.01),睡眠时间评分有所降低(P<0.05);试验组睡眠各因素评分明显改善(P<0.01)。两组PSQI、ISI和收缩压(SBP)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3个月后,对照组与基线比较,PSQI总分、SBP和舒张压(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基线比较,SBP、睡眠情况和焦虑抑郁症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BP、PSQI和ISI总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管理6个月后,与基线比较,对照组SBP、睡眠情况和焦虑抑郁症状总分较基线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血压、睡眠情况和焦虑抑郁症状总分与均较基线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除了DBP外,其余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王丽 郑亮 罗明关键词:家庭医生 主动管理 高血压 慢性失眠症 PetCO2监测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后呼吸抑制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麻醉后监护治疗室(PACU)内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拔管后呼吸抑制的发生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呼吸抑制的危险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月全麻术后带气管导管入PACU的择期胃肠肿瘤手术患者... 吴巧 薄禄龙 郑亮 俞海萍中国认知障碍患者与心力衰竭发病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心力衰竭(心衰)和认知障碍已成为我国负担严重的医疗问题,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中国心力衰竭患者认知障碍的患病情况,为该人群的认知障碍干预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198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0日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心力衰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相关研究文献。根据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和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分别对纳入的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16.0合并患病率及效应量。【结果】最终纳入20篇文献,文献均为中等质量。其中6篇为病例对照研究,总样本量为933人,以健康人群为对照,心衰与认知障碍的OR值为2.77(95%CI:2.05~3.74)。14篇为横断面研究,总样本量为3000人,中国心衰患者认知障碍总患病率为54.3%(95%CI:0.43~0.65)。亚组分析显示,认知障碍患病率随心衰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女性心衰患病率(58.4%)高于男性(48.4%),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筛选的患病率(63.6%)较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41.7%)高。【结论】中国心衰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且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防治和干预。 张紫嫣 郑亮 刘昕雯 周治彤 李觉关键词:心力衰竭 META分析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浓度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索血清Y-谷氨酰转移酶(GGT)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率(BaPWV)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符合要求的参与两合作医院健康体检女性1137例,收集基本情况、生化资料和检测资料包括BaPWV、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结果BaPWV随着GGT增大有增高趋势,相关系数r=0.264(P〈0.001)。以高BaPWV为因变量,在逐步logsitic回归中,GGT浓度进入模型(OR=1.01,95%d:1.002-1.065);GGT依四分位法由低到高分为四纽(Q,~Q4),在调整其他因素后,以Q。为参考组,Q:~Q4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1.09(95%CI:0.64~1.86)、1.18(95%CI:0.69~2.01)、1.74(95%CI:1.02—2.96)。结论血清Y-谷氨酰转移酶浓度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率独立相关,提示血清Y-谷氨酰转移酶浓度可能是辅助诊断动脉硬化的标志物。 修剑峰 邹莉玲 郑亮 郭琪 吴娟丽 李觉关键词:动脉硬化 上海高行社区老年人束支传导阻滞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上海高行社区老年人束支传导阻滞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6月~10月间对上海市浦东高行社区老年居民进行系统抽样调查,共纳入受试者3950例,男性1745例,女性2205例。根据年龄分为三组:65~69岁(1850例),70~79岁(1492例),≥80岁(608例)。根据束支传导阻滞情况分为:正常组(3717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组(53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组(180例)。问卷调查收集入选者的一般资料,收集静脉血检测实验室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Cr)以及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随年龄增加,三组空腹血糖、Hcy、Cr和尿酸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岁入选者较65~69岁吸烟比例下降,HDL-C、Hb A1c、收缩压、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束支传导阻滞总患病率为5.9%,RBBB患病率为4.6%,LBBB患病率则为1.3%。亚组分析:男性RBBB、LBBB患病率均高于女性,5.8%vs.3.6%,1.9%vs.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年龄升高,LBBB、RBBB患病率均有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LBBB组和RBBB组年龄、男性比例、Hcy、Cr、尿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BBB组较正常组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比例升高,LVE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81,95%CI:1.038~1.126)、高血压病(OR=1.973,95%CI:1.007~3.866)、心肌梗死(OR=5.807,95%CI:1.616~20.862)、心脏瓣膜病(OR=5.566,95%CI:1.152~26.892)、性别(OR=2.089,95%CI:1.106~3.945)是高行社区老年居民患有LBBB的危险因素,LVEF(OR=0.968,95%CI:0.937~0.999)为保护因素;年龄(OR=1.079,95%CI:1.053~1.105)、男性(OR=1.608,95%CI:1.102~2.346)是高行社区老年居民患有RBBB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高行社区老年居民束支传导阻滞的总患病� 陈辰 郑亮 刘杰 陈晓丽 孙慧敏 吴宏 兰琴 李怡茜 常欢 范慧敏 刘中民 王虹艳 张玉珍关键词:老年 束支传导阻滞 患病率 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与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利尿剂抵抗发生与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为预防慢性心衰利尿剂抵抗的出现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2022年样本医院住院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发生利尿剂抵抗组(154例)和未发生利尿剂抵抗组(265例),应用χ^(2)检验、t检验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中医证候积分与利尿剂抵抗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020—2022年样本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共756例,符合入组病例419例,其中发生利尿剂抵抗154例,未发生利尿剂抵抗265例,两组均使用中西医标准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和合并疾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发生利尿剂抵抗组的入院总积分(17.43±4.19)显著高于未发生利尿剂抵抗组的积分(15.80±5.10),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显示患者入院时喘促积分(OR:1.359,95%CI:1.109~1.666)、胸闷心悸积分(OR:1.33395%CI:1.092~1.628)、尿少肢肿积分(OR:1.245,95%CI:1.105~1.404)是利尿剂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Lasso回归显示喘促积分和尿少肢肿积分与利尿剂抵抗关联性较强。结论慢性心衰利尿剂抵抗与中医证候积分具有相关性,入院时应及时关注患者症状和准确评估中医证候积分。 杨娅鸿 李萍 郑亮 郑亮 谢娟 朱雨婷 贺桢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中医证候积分 LOGISTIC回归 CT心脑血管一体化成像斑块负荷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年 目的 分析CT心脑血管一体化成像不同类型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进一步为临床提供预警价值.方法 分析第一部分前瞻性收集临床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和头颈部动脉CT动脉成像连续性300例患者,根据斑块类型分为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和无斑块.构建多因素Logistic模型对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总斑块和头颈部动脉的总斑块发生率构成比有相关性(x2=14.22,P=0.001).血糖(OR=3.20;95%CI 1.57~6.51;P=0.001)是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是头颈部动脉非钙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OR=2.27;95%CI 1.08~4.76;P=0.030)、年龄(OR=1.04;95%CI 1.01~1.08;P=0.007)和甘油三酯(OR=1.19;95%CI 1.02~1.38;P=0.021)是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10;95%CI 1.05~1.15;P=0.001)是头颈部动脉钙化斑块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冠状动脉总斑块和头颈部动脉的总斑块的发生有相关性,不同部位的各类型斑块的危险因素不同.血糖是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是头颈部动脉非钙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淑蓉 王蓉 杜娇 陈国强 郑亮 张玉珍 韩瑞娟 赵瑞平 孙凯 吕滨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成像 脑血管成像 斑块 心理压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对医学院校研究生自杀意念的影响 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心理压力对医学院校研究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安徽省某医学院校研究生345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7名,女性178名;平均年龄(25±2)岁。应用研究生心理压力问卷(PPSQ)、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E)进行测定;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在心理压力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相关分析显示,SIOSS总分与PPSQ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01),与RESE总分、SSRS总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1~-0.47,均P<0.001);PPSQ总分与RESE总分、SSRS总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2~-0.39,均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χ^(2)/df=3.18,RMSEA=0.08,CFI=0.91,IFI=0.91);RESE总分和SSRS总分的中介作用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的Bootstrap输出的95%CI分别是(0.052,0.179)、(0.039,0.197)、(0.005,0.047)。结论心理压力直接作用于医学院校研究生的自杀意念,并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其自杀意念发挥间接作用。 尤爱军 李娅欣 郑亮关键词:心理压力 自杀意念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社会支持 上海市斜土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影响上海市斜土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因素,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7—9月在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1600余名老年人中的10%,共160名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睡眠质量问卷。结果:148名老年人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平均得分为(8.09±4.54)分,其中睡眠障碍组78名(52.7%),正常组70名(47.3%)。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模型1提示,当调节变量设为高脂血症时,高脂血症是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模型2提示,当调节变量设为高脂血症、年龄、性别时,高脂血症和年龄是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模型3提示,当调节变量设为高脂血症、年龄、性别、BMI体质指数、脑梗、糖尿病、婚姻状况、学历时,高脂血症、高龄和脑梗是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就诊率低,高龄、合并高脂血症或脑梗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新冠感染疫情也可能进一步加重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症状。 赵侃洁 郑亮关键词:老年人 睡眠障碍 高脂血症 脑梗 上海市高行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调查上海老年人群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情况,并探索导致其高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以及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3 950名研究对象参与了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 745名,女性2 205名。偏相关分析提示:空腹血糖水平与BMI呈现出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偏相关系数为0.20,P<0.05);与SBP、DBP、AST、hs-CRP呈现弱相关性(P<0.05);与HDL、UA及Cr存在负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老年、肥胖、较高的收缩压、较低的HDL水平及较低的Cr水平是导致糖尿病前期发生的高危因素,其对应的OR值分别是1.01、1.66、1.01、0.47和0.99。结论上海高行社区老年人群中达到糖尿病前期状态的人群患病率为23.50%。老年、肥胖、较高的收缩压及较低的HDL水平是导致糖尿病前期发生的高危因素。 兰琴 郑亮 奚晓玲 于萍 吴宏 范慧敏关键词:糖尿病前期 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