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静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篇低危
  • 1篇噪声
  • 1篇制退器
  • 1篇炮口
  • 1篇炮口制退器
  • 1篇自动机
  • 1篇脉冲噪声
  • 1篇后坐
  • 1篇后坐阻力
  • 1篇机械设计
  • 1篇反后坐装置

机构

  • 3篇西北机电工程...
  • 1篇西安机电信息...

作者

  • 3篇赵静
  • 1篇王茂林
  • 1篇张世全
  • 1篇唐蓬博
  • 1篇崔飞
  • 1篇王开政
  • 1篇许管利
  • 1篇韩晓琦
  • 1篇王永河
  • 1篇余英

传媒

  • 3篇火炮发射与控...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某自动机连接筒断裂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某转膛自动机在研制过程中,多次出现连接筒U形槽根部断裂现象。根据转膛自动机工作原理,分析了连接筒与主动滑板、推弹滑座等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运动特性。在一定简化与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撞击模型,应用撞击变形能理论,对连接筒撞击时受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通过采取加大U形槽根部圆角半径和在炮箱上增加限位块等措施,减小了推弹滑座与连接筒在后坐到位时的撞击力和应力水平,提高了连接筒的使用寿命。
唐蓬博王茂林王开政赵静
某超长后坐反后坐装置理论计算的修正被引量:2
2006年
某模拟发射装置的反后坐装置采用双驻退机和单复进机的结构形式。驻退机采用带复进节制器的节制杆式,复进机采用液体气压式。对某身管长度是常规大口径火炮身管长度的5~6倍的模拟发射装置测试后发现,驻退机工作腔压力理论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其两个主要原因是:理论计算中采用的后效期公式产生的后坐能量过大;发射装置的特殊结构使实际摩擦因数增大到0.23~0.27。对这两个因素进行了修正,重新计算了理论曲线,经比较与测试数据符合较好。
崔飞赵静韩晓琦许管利
关键词:反后坐装置后坐阻力
炮口制退器高效率低危害技术探讨被引量:8
2007年
炮口制退器带来的压力波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提出了在不降低制退器效率情况下实现GJB50-1985规定的压力波允许值的研究目标。通过进行制退器和炮口流场两方面原理分析,得出减小出口处喷流压力和最大瞬间秒流量,增加气流在装置内滞留时间的理论依据。对以下4种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新型炮口制退器结构;将气流引向炮口后部,增大腔室空间,在制退器内径向分流;纵向截流;减小冲击波膨胀时相互干扰,抑制激波瓶的形成。为高效率低危害炮口制退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王永河张世全赵静余英
关键词:机械设计炮口制退器脉冲噪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